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气候(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气候(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ID:38909809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1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气候(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_第1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气候(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_第2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气候(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_第3页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气候(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以学完中国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组成要素基础上,从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出发,使学生理解中国气候有关知识。教材借前两节课的学习,一方面了解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情况,并结合气温降水图分析气候特征,另一方面教材通过对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分析,来说明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活动“分析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让学生从生活实际感受季风气候对我国生产生活的影响,从中强化人地关系这一主题。总之,本节课是对中国气候全节内容的归纳、综合,居本节的核心地位。本节内容的学习,更为今后学习中国区域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

2、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看书读图并思考一些问题。而且,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知识量;有一定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此外我校从学生入学以来就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并能在小组中根据自己的任务分工合作完成相应的探究课题。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说明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及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2)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及降水柱状图,描述我国各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2.过程与方法(1)结合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季风气候成因进行初步分析,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2)结合生活体验和典型区域对比,举例说明

3、我国气候的区域差异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增强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2)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3)气候与人类生活生产相联系,树立“生活化地理”的理念。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读图分析,能够说出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和特点。(2)读图分析季风气候的成因、分布以及特点。2.教学难点(1)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及降水柱状图,并能够描述我国各气候类型的特征。(2)通过读图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五、教学策略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六、教

4、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多媒体展示中国温度带和中国干湿地区)回顾前两节内容,提问具体分布,明确气候的两方面气温和降水的表现,引出新课,中国的气候。学生:回答。教师: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学生:先全班齐读,再单独解读,明确学习任务。(二)新课教学活动一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自学阅读教材,找出中国气候特征。学生:回答: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教师:点拨,板书气候特征前两点。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自学识图,记忆气候分布。学生:课件屏幕书写。教师:接龙提问,记忆二次检查。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提出问题“一山为何有四季”。学生:思考,各抒己见。教师:课件呈现答案,板书气候特征第三点——山地气

5、候垂直变化明显。活动二教师:利用电脑,结合气温、降水图,讲析气候特征及其描述,并判断气候类型。从而实现对学生识图、析图的能力培养。学生:分组完成教材活动题,进行典型气候类型的判断,及气候特征的分析与描述;分组板前展示。1、漠河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暖湿润。2、海口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雨两季。3、吐鲁番组:(温带大陆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少。4、五道梁组:(高寒气候)全年低温,降水较少。教师:及时点拨,师生互动,确定活动结论,课件呈现最终答案。学生:整理,记忆。活动三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自学阅读教材,找出影响气候的原因。学生:学生自学。

6、教师:课件提问,气候成因与特征的因果关系。学生:电脑屏幕作答。教师:点拨。并电脑出示季风表格,绘制季风简图。师生:教学互动,突破难点,学习季风。(三)课后思考教师:(课件呈现)中国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尤其是季风气候的影响表现。(四)课堂小结教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点出本节课的四个学习任务。七、板书设计第二节气候(第三课时)气候分布特征因素影响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复杂多样纬度位置(季风作用)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显著海陆位置温带季风气候山地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地形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