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物总论》PPT课件

《抗感染药物总论》PPT课件

ID:38881322

大小:290.02 K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6-20

《抗感染药物总论》PPT课件_第1页
《抗感染药物总论》PPT课件_第2页
《抗感染药物总论》PPT课件_第3页
《抗感染药物总论》PPT课件_第4页
《抗感染药物总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感染药物总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总论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感染科白玉兰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总论一、概述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三、细菌的耐药性四、抗菌药物的分类五、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六、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一、概述(一)抗菌药物的发展简史1877年Pasteur和Joubert1928年Fleming发现青霉素1939年Florey和Chain制备青霉素1941年青霉素治疗成功—抗生素化疗的新纪元1935年Domagk—第一个磺胺药进入临床试验,开始现代微生物的药物治疗时代(二)名词解释1、抗感染药物2、抗微生物药物3、抗生素4、抗菌药物

2、5、化学治疗药物6、化学治疗7、抗菌谱8、抑菌药9、杀菌药10、最小抑菌浓度11、最小杀菌浓度12、抗菌药物后效应13、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杀菌效应14、β-内酰胺酶15、β-内酰胺酶抑制剂1、抗感染药物(anti-infectiveagents)包括用以治疗各种病原体(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原虫、蠕虫)所致感染的各种药物。2、抗微生物药物(anti-microbialgents)是用于治疗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包括抗菌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3、抗生素(ant

3、ibiotics)在高稀释度下对一些特异微生物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微生物产物。现已不用。4、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agents)是指对细菌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各种抗生素和人工合成药物。5、化学治疗药物 (chemotherapeuticagents)是应用于临床一切具有化学结构的药物的统称。包括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和肿瘤药。6、化学治疗(chemotherapy)对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恶性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统称为化学治疗。7、抗菌谱 (antibacterialspectrum)抗菌药物的抗菌范

4、围。8、抑菌药 (bacteriostaticdrugs)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药物。(二)名词解释1、抗感染药物2、抗微生物药物3、抗生素4、抗菌药物5、化学治疗药物6、化学治疗7、抗菌谱8、抑菌药9、杀菌药10、最小抑菌浓度11、最小杀菌浓度12、抗菌药物后效应13、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杀菌效应14、β-内酰胺酶15、β-内酰胺酶抑制剂9、杀菌药 (bactericidaldrugs)不仅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且能杀灭细菌的药物。10、最小抑菌浓度MIC(minimuminhibitoryconcentration)在特

5、定环境下孵育24小时,可抑制某种微生物出现明显增长的最低药物浓度。用于定量测定体外抗菌活性。11、最小杀菌浓度MBC(minimumbactericidalconcentration)杀死99.9%的供试微生物所需的最低药物浓度。如果受试药物对供试微生物的MBC大于或等于32倍的MIC,可判定耐药。12、抗菌药物后效应PAE(postantibioticeffect)撤药后仍然持续存在的抗微生物效应。13、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杀菌效应 (anti-infectiveagents)时间依赖性杀菌效应:药物的杀菌作用与浓度关

6、系不大,只要感染部位的药物浓度高于MIC即可发挥杀菌作用。----间隔给药代表药物:β-内酰胺类剂量依赖性杀菌效应:杀菌效应的增强与药物浓度升高有关。----单次给药代表药物:大环内脂类、喹喏酮类、氨基糖甙类14、β-内酰胺酶有细菌产生,并能破坏许多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酶。15、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抑制β-内酰胺酶的抗生素。(二)名词解释1、抗感染药物2、抗微生物药物3、抗生素4、抗菌药物5、化学治疗药物6、化学治疗7、抗菌谱8、抑菌药9、杀菌药10、最小抑菌浓度11、最小杀菌浓度12、抗菌药物后效应13、时间依赖性和剂量

7、依赖性杀菌效应14、β-内酰胺酶15、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三)宿主、药物和病原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作用部位抗菌药物抑制细胞壁合成β内酰胺类: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碳青霉烯类、单环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万古霉素、杆菌肽、磷霉素、异烟肼干扰胞浆膜的功能多粘菌素、两性霉素、制霉菌素、咪唑类:如酮康唑、氟康唑等抑制蛋白质合成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林可霉素类、克林霉素类、氟胞嘧啶、甲硝唑、替硝唑类抑制核酸合成喹诺酮类、利福平、阿糖胞苷、新生霉素、抗病毒药影响叶

8、酸代谢磺胺类、对氨基水杨酸、乙胺丁醇三、细菌的耐药性(一)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种类1、天然或突变耐药性:即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2、获得耐药性或质粒介导的耐药性:易于传播转化耐药菌溶解使释放DNA进入敏感菌转导通过噬菌体传导耐药基因接合菌间直接传递易位或转座(二)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1、细菌产生灭活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