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852604
大小:3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0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诫子书(诸葛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诫子书(诸葛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朗读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过程与方法:1.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对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2.弄清文章的层次,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教学重点:1.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翻译全文。2.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理解志、学、才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1.背诵课文,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2.引导学生理解“俭以养德”与“静”的关系自主预习
2、,完成自测(一)预习步骤1、默读课题,揣摩本课内容;2、认真阅读课前提示及第一个注释,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3、大声朗读课文,同时画出并查阅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4、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精读课文,自行理清文章思路;6、再读课文,自主或合作完成预习检查题。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趣味导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课堂朗读走
3、近诸葛亮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典故、故事:三顾茅庐、隆中对策、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称颂他的诗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八阵图》代表作(名句):前《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检查预习情况:教师板书提
4、问之:助词,的行:行为以:介词,用来修身:修养身心养德:培养品德非:不才:才干成学:学有所成则:就年:年纪遂:最终按组安排,提问解释,老师板书。(1)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⑵明志:明确志向(3)致远:达到远大目标。(4)广才:增长才干。⑸淫慢:放纵懈怠⑹险躁:轻薄浮躁⑺枯落: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⑻接世:对社会有贡献多媒体展示出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由学生上讲台翻译)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学生翻译):不能内心恬淡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
5、远大目标。*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生翻译):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学生上台翻译)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提问:本文寄托了作者对儿子怎样的情感?请分别设想站在父亲和儿子的角度,体会本文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再齐读课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
6、/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他一生勤俭,曾经向后主刘禅主动申报自己的家产,说自己“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临终遗嘱“因山为坟,冢(zhǒng)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山上挖一个能够放进棺材的墓穴,下葬时穿上平时穿的衣服,不要放什么随葬品。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诸葛亮期望他的儿子成为:淡泊宁静之人勤奋节俭之人有志多才之人好学惜时之人有其父必有其子,诸葛瞻多才多艺,擅长书画,十七岁时即被后主刘禅招为驸马,是备受蜀国人民爱戴的英雄。他三十七岁时,邓艾
7、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他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惑,同他的儿子诸葛尚一起战死沙场。当堂练习,达标测评(一)理解默写。1、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座右铭的两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阐述“学”“志”“才”之间关系的句子是: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4、阐释过度享乐和轻浮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好影响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二)谈感受,说启发。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由此你
8、联想到了哪些名人名言?推荐给大家。示例:(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能等到自己变老,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的岁月,那将于事无补。《长歌行》中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非志无以成学”。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小确立大志,否则人生就没有了方向。周总理在12岁的时候就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这一崇高的志向激励着他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