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分析_武国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农村经济2006.4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分析*1,212武国定方齐云李思杰内容提要: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效应包括配置效应、节本效应、聚集效应和提升效应。本文在界定这些概念、建立测算公式和收集经验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及其经济和社会效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会促进农民收入提高,为农业发展和农民消费提供资金,促进耕地资源合理配置,还会较大幅度地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成本,创造就业机会,促进GDP增长,加速城市化进程。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负面效应是它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二
2、元用工制度”和“城市二元社会”。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当今中国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据统计,2003年,中国农村已转移农村劳动力1.7亿人,约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32%,约占全国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55.4%。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应是指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行为对自身、他人、社会等方方面面所产生的增进或减退的作用,增进作用称为正面效应,减退作用称为负面效应。本文将借助统计资料,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效应及其经济和社会效果进行分析和测算。一、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正面效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正面效应主要
3、包括配置效应、节本效应、聚集效应和提升效应。(一)配置效应1.配置效应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农村劳动力由经济效益较低的第一产业转移到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第二、第三产业,获得高于其在第一产业的收益。由于这种收益是由农村劳动力在不同行业或部门配置造成的,所以,笔者把这种效应称为配置效应。根据定义,配置效应可用下式计算:n1A=∑(Ii-Iai)(1)i=1在(1)式中,A表示配置效应,n1表示转移农村劳动力总量,Ii表示某个农村劳动力在第二、第三产业上的收入,Iai表示某个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上的收入。为了计算上方便,可以用(2)式作
4、为近似计算公式:——A=n1(I-Ia)(2)*本文为2005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主持人:武国定;项目编号:2005AJJ003)的阶段性成果。63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分析——在(2)式中,I表示已转移劳动力在第二、第三产业上的平均年收入,Ia表示农业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上的平均年收入。根据费景汉—拉尼斯模型,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称为绝对剩余劳动力,即在一定生产条件下,从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一部分劳动力,而农业产出不减少,即边际产量MPLr=0;另一部分称为
5、相对剩余劳动力,即在一定生产条件下,从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一部分劳动力,而农业产出减少,但转移的劳动力在农业上的收入又小于其在第二、第三产业上的收入(即制度工资),—即06、(4)在(4)式中,n2表示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农村中绝对剩余劳动力的数量,n1表示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总量。因此:—n1I(MPLr=0)A=————(5)n2I+(n1-n2)(I-Ia)(07、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约为1.7亿①。依此推算,截至2003年底,全国尚有农村富余劳动力1.5亿人,且近年来中国农业产出一直呈增长趋势。因此,已转移的1.7亿劳动力属于绝对剩余劳动力,且小于目前中国农村绝对剩余劳动力的总量。因此,根据公式(3)可得:A=1.7亿人×5589元/人=9501.3亿元这就是说,2003年,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配置效应为9501.3亿元。其含义是,在不减少农业产出的基础上,由于劳动力转移,中国农民净增加收入9501.3亿元。3.配置效应的经济和社会效果。①配置效应对2003年GDP的贡献率为17.2
8、%。配置效应的性质是企业或用人单位给予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报酬。根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第二、第三产业劳动者报酬约为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7%。据此推算,与9501.3亿元的劳动者报酬相对应的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0215亿元,约占2003年全国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100159.8亿元)的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