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851832
大小:15.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0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浠水县麻桥中学高四清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第三首《次北固山下》。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背诵诗歌。(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感悟和朗诵古代诗歌的能力。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热情,提高审美和品鉴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诵读并背诵。2、学会鉴赏诗歌,把握作品怎样融情于景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二)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
2、的意境。四、教法、学法(一)教法点拨引导、多媒体辅助(二)学法圈点勾画、合作探究、练笔五、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课前完成字词的预习、积累工作。2、电教准备:多媒体设备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下面我们开始学习《次北固山下》。(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王湾(公元693年~751年),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洛阳(今属河南洛阳)人。
3、玄宗先天年间(712年~713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开元五年(717年)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名为《群书四部录》。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约在开元十七年,他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后来去世。2、写作背景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
4、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表达出极度钦羡之情。(三)朗读明义1.学生自由朗读。2.听老师范读。3.作朗读指导并齐读。(提供舒缓背景音乐:马思聪的《思乡曲》)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老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5.请一位学生讲述诗歌内容。(原意保持不变,但允许想象
5、加工)(三)名句赏析,感悟抒情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完全是写景,其中“平”“阔”“正”“悬”都是诗眼。潮平两岸即阔,风正一帆正挂着,表明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第二参照物的切入,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句内的因果呼应,一是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二是承接首联、引发下联的巧妙过渡。江春悄悄闯入旧年,山才会青,水才会绿,才会有“潮平两岸阔。”这两句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江面的景象,构
6、图精美,意境开阔,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陆地风光有异曲同工之妙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生”和“入”的选用的第一妙处,在于诗人把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生”和“入”二字的第二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关联,道出流年似水、岁月暗换的人生感悟。“生”和“入”二字的第三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
7、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生”和“入”二字的第四妙处,还在于诗人借物言志:“海日”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喷薄而出,“江春”能跨越天堑奋力北上,人也应顺应天时在一元复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为,只有如此,思归盼归乡情的萌生和付出才最有价值。这两句找到了更高层次的交汇点、碰撞点:天人两合,物我一理。整首诗才浑然一体,让人感到此二联去掉那一个,便都找不到最能都负载诗人此时此地心情的最佳景物。这一联在此诗中起转折作用,诗题为“次北固山下”,“次”当“停驻、停泊”讲,此联刚好写第二日早上又早起赶路,“海日”承上联“潮平两岸阔”而来,“生残夜”从将尽未尽
8、的夜色中升起,“江春入旧年”一句写作者情绪陡转,眼前景色使作者乡情陡生,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无奈情绪便很自然的产生。(四)拓展达理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