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851720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0
《预防寄生虫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预防寄生虫病一种动物依靠夺取另一种动物体内的营养物质而生活,以及获得经常的或暂时的居留场所,这种过寄生生活的动物叫做寄生虫。中小学生处于寄生虫病感染最多的年龄段,而且感染的寄生虫种类也可能是最多的。(一)、寄生虫的分类按照感染寄生虫的途径,中小学生可能患的寄生虫病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土源性寄生虫病:通过泥土或寄生虫污染食物、水等,从而使人感染,这些寄生虫的传播过程简单,对外界的要求不高,因而传播广泛,容易感染。这类寄生虫主要包括蛔虫、钩虫、蛲虫等,此类肠道蠕虫对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食源性寄生虫病:这类寄生虫往往在某些动物体内生长或发育成感
2、染期的寄生虫,人通过食用这些动物而感染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往往局限于部分地区而流行。它们包括肝吸虫、肺吸虫、弓形虫等。这类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引起的临床症状较严重,如不及时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水源性寄生虫病:这类寄生虫是通过水传播的,人接触了有寄生虫污染的水,寄生虫会钻入人体或被动地被吞入人体而使人染病,如血吸虫等。虫媒性寄生虫:这类寄生虫以昆虫为媒介,并在昆虫体内完成一段生长发育过程,然后通过昆虫的叮咬将寄生虫传播给人。如通过蚊子传播的疟疾等。(二)、寄生虫病传播寄生虫病传播的三个要素:1.传染源包括带虫(囊)者、贮存寄主和转续寄主。如阿米巴带囊者、黑热病
3、患者均可作为疾病的传染来源;家犬可作为黑热病的贮存寄主;野猪则可作为肺并殖吸虫的转续寄主而传播疾病。2.传播途径可分为:①经口感染。如食入被感染性蛔虫卵或阿米巴包囊污染的水或食物后,可感染蛔虫病或阿米巴病。②通过吸血的媒介昆虫传播。如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③经皮肤感染。如钩虫的丝状蚴可直接钻入寄主皮肤而使之感染。④经胎盘感染。如先天性疟疾、先天性弓形虫病等。⑤经呼吸道感染。如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系经鼻腔粘膜感染的。⑥其他方式。如输血可感染疟原虫等。 此外,寄生虫病的传播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流行,如:①媒介昆虫或中间寄主的存在。如疟原虫、丝虫
4、等需要在特定的昆虫(按蚊、库蚊)体内发育繁殖后才能传播。有的寄生虫需在2个或2个以上中间寄主体内发育后才能感染人,如中华分支睾吸虫需在淡水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后才能感染某些淡水鱼,在鱼体内发育为囊蚴才能感染人;因此这此寄生虫病的流行区受媒介昆虫及中间寄主分布范围的影响。②适宜的发育环境。如蛔虫卵需在土壤中,经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有氧条件下发育成感染性虫卵。③不良的卫生和饮食习惯。有些地区有生食(如食鱼生粥、醉蟹)的习惯而感染中华分支睾吸虫病和。3.易感人群 无免疫力的人群或免疫力较低的儿童均易感染当地流行的寄生虫病,例如大量移民自非流行区迁入疟疾流行区时,往往会出现疟
5、疾的暴发流行。一些社会经济因素如经济、生活条件、风俗习惯等均可影响某一流行环节而影响流行。因此当存在以上3个环节时,即可发生寄生虫病的流行,反之如切断某一环节,就可控制寄生虫病的流行。(三)、寄生虫病的发病特点病主要取决于侵入体内的寄生虫数量和毒力以及寄主的免疫力。侵入的虫体数量愈多、毒力愈强,发病的机会就愈多,病情也较重。寄主的抵抗力愈强,感染后发病的机会就愈小,即使发病,病情也较轻;寄生虫病发病的过程是寄主与虫体相互斗争的结果。这一章介绍的是学生中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包括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肝吸虫病。第一节、预防蛔虫病知识窗按蛔虫的生活史,从吃进虫卵到
6、发育成成虫,整个过程需70天左右。夏天幼虫还在血液里或在肺里,驱虫药只能驱除肠道的蛔虫。到了秋冬季,夏季感染的虫卵已经发育为成虫定居在小肠里了,这时吃驱虫药可以达到集中歼灭的良好效果。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所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寄的肠道寄生虫病,蛔虫的分布极为广泛,人体的感染率相当高。蛔虫病是学生最常见生虫病。农村感染率高于城市,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得病后影响营养吸收及儿童生长发育。人体感染蛔虫的季节主要以春夏为主,造成感染的原因为含有蛔虫卵的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而污染了环境,人多因生吃被污染的蔬菜、瓜果、生水或因手接触其污染而后经口感染。(一)、蛔虫病的症状
7、除少数人体质好,体内的蛔虫数又很少,可无什么症状外,多数蛔虫病病人都有一定的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常突然发生,多在脐周,不定时发作。有时还会发生消化不良,不爱吃饭,腹泻,大便中常常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有时会流口水,想吐。儿童可有烦躁不安、易怒、失眠、磨牙、皮肤瘙痒等症状,严重者常引起营养不良和发育障碍。(二)、蛔虫对人体的危害肠道蛔虫对人体的危害,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夺取人体的营养物质,使人发生营养不良;2.分泌自己的消化物质,刺激人的肠道,使人发生消化不良;3.分泌毒素,使人发生中毒;4.刺激肠道,使人产生不适症状,甚至发生阑尾炎和肠梗阻;5.使人发生过
8、敏反应。(三)、预防措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