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ID:38844191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0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广州市越秀外国语学校姚思嘉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有关知识。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意境。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4.领会诗歌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领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诵读并背诵。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想像法。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缺乏基础的诗歌鉴赏能力,需要老师加以引导。教学中尽量在教学中采用让学生朗读的方式去领会这首小令呈现出来的节奏美,让学生还原诗歌中的画面来领会诗中展现的图画美,领会诗人表现的游子的思乡之情。教学过程:

2、一、导入新课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怀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坳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4-二、一读诗歌,解读题目“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

3、思之祖”。三、再读诗歌,感知内容1.师配乐范读,学生齐读划分节奏,注意重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学生闭目,随着教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才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同了,太阳也要回家了还没有找到抽空的地方,迎接他

4、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四、三读诗歌,深入探究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引导点拨-4-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小结:这首小令共写了藤、书、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描绘九种景物,烘托悲凉气氛2.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末句抒情(写人),借景抒情,表达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孤寂、乡愁之苦(反衬手法)3.说说曲中哪个景物(意象)触发了“断肠人”的愁苦情怀。“小桥流水人家

5、”这一温馨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产生极大反差(反衬);夕阳西下、昏鸦归巢,触动了作者四处漂泊无家可归的凄苦感。4、齐声朗读并背诵诗歌。五、拓展延伸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六、总结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就是道德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除了最后一句,全都是景语,而字字却是扣着“情”来写,古人说:“凡景物,皆情语”,《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4-七、作业背诵和默写《天净沙·

6、秋思》。-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