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842095
大小:280.50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6-20
《《德育目标和内容》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德育目标和内容第一节德育目标一、德育目标的内涵(一)什么是德育目标德育目标即一定社会对其公民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二)德育目标的作用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归宿、评价标准(二)德育目标的类型:1、从德育目标的抽象程度上分类:观念性目标和指标性目标如:“学雷锋——做好事”(观念)(指标)存在问题:重指标性指标轻观念性指标(三)德育目标的类型2、按德育目标实现的时间分类:远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对策: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三)德育目标的类型3、按德育目标目标的层次类型:先进性目标,广泛性目标(三)德育目标的类型4、以德育目标的结构要素分类:内容(多因素)形式(知情意行)能力(认
2、知、实践、修行)(四)德育目标的特点A:主观性、客观性、实践性1、主观性:预想的结果,2、客观性:社会制约性、德育对象的需要和可能性3、实践性:把主观、超前的目标变为现实(四)德育目标的特点B、社会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1、社会历史性:反映当时的社会历史要求2、阶级性: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3、民族性: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二、德育目标的设计依据分析(一)反映社会的需要: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经济结构、教育制度,精神文化、民族传统等(二)符合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应酬”(三)符合品德的形成规律:知情意行(四)符合全面发展的要求:相辅相成三、当前德育目标的基本特征
3、1、时代性:世易时移(竞争、创新、学会生存)2、继承性:古为今用(勤劳、勇敢)3、融合性:洋为中用(民主、开放)4、有序性:层次性(简单——复杂)5、统一性:总的规范和具体目标的统一6、差异性:具体而且切合实际思考与讨论比较教材中的初中和高中的德育目标,说说你的发现和感受。教育与生活严重脱节目标内容强调差异性,忽视统一性和发展性世界各国的德育取向(目标内容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世界范围内日益突出的信仰危机、价值观念危机、社会危机等问题,人们开始反思市场取向带来的道德倒退,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明日的世界,教育今日的青少年儿童”的呼声
4、强烈。各国进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目的比较一致,那就是: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社会公民、树立健全人格、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美国的公民教育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性。美国的《公民读本》很多,其中密歇根大学的教育教授是这样编写的:第一章:你:一个人;谈“一个健康的人”,“你和你的个性”,“和他人相处”到“做个好公民”;第二章:你:一个学生。谈“学习的能力的不同”,“改善你的学习”,“清醒地思考”;第三章:你:一个家庭成员,谈的是“家庭是不同的”,“家庭问题”,“做一个好的家庭成员”。第四章:你:一个公民,谈“你生活中的政府”,“政府存在的理由”。美国的公民教育内容《公民读本》如
5、此开端的原因,是此书在开篇第一句话就告诉孩子们的,这个国家建立在这样一个理念之上,那就是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它的政府制度、经济体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建立在这样的一个理念上。德国、法国、日本德国是一个以严谨认真、恪守规则著称的国家,对青少年进行教育自然也要灌输这样的价值观和民族性格。法国的青少年道德教育主要是公民教育,其目的是弘扬传承法国文化,抵制美国文化。(法国的宫廷文化——美国的牛仔文化)日本针对近年来日益增多的自杀、杀人、破坏自然等现象,在德育课中增加了“对生命的敬畏之念”等内容。英国英国人一向认为,让青少年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教会的事情。学校的德育课主要以现实为题材,使学生掌握
6、各种生活技能。但英国中小学并不要求孩子死记硬背这些准则,而是创造各种机会,使孩子们能够从心灵深处,从日常学习、游戏和生活中去领悟。第二节(我国的)德育内容一、爱国主义二、社会主义三、道德教育四、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五、心理教育——德育内容的设定与德育目标有一定差异。德育五因素论:一、政治教育二、思想观点教育三、道德教育四、法纪教育五、心理教育热爱祖国的教育从何入手?有人抱怨,我没有机会“爱国”。你觉得呢?“位卑未感忘忧国”真正的德育,往往不是从“忘我”开始,而是从“我”自己以及“我”身边的小事开始,比如,很多孩子认真学习,希望能考上好大学,挣了钱孝敬父母,比教师灌输“学习是为报效祖国”要有
7、实效,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的序列(王逢贤)从爱父母、爱亲人、爱教师、爱同学到爱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解放军到爱整个中华民族;从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到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乃至整个祖国的历史和社会主义祖国;从爱学习、爱科学、爱劳动到爱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从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党到爱祖国的共产主义前程。真正的德育,往往不是从“忘我”开始,而是从“我”自己以及“我”身边的小事开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完大学,挣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