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家风文化传承

《诫子书》——家风文化传承

ID:38838650

大小:8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0

《诫子书》——家风文化传承_第1页
《诫子书》——家风文化传承_第2页
《诫子书》——家风文化传承_第3页
资源描述:

《《诫子书》——家风文化传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诫子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文言文学习提出的教学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提出的单元学习要求:在课文上勾画出关键语句。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诫子书》是第四单元的讲读文言文,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人生之舟”,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信,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静的价值。因其文短意长,言辞恳切,成为后世

2、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对学生来,如何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做到立定志向,专心向学,是一个大课题。从这个角度说,这篇课文有很高的教育价值。落实文言基础的同时,能为孩子埋下一颗宁静淡泊的种子。基于以上分析,再结合我校“互动善教乐学”的校本研训,拟定了抓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路,探究文中“君子”的品质,领悟作者的殷切之情的教学设想。【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书信类文言文有一定了解,已掌握一些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能清晰响亮朗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大意;但停顿节奏划分不准确;关键词语解释不准确。同时,八年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已大大提高,已初步具备自主

3、、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究文中“君子”的品质,领悟作者的殷切情感。【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2.能领悟“静”的内涵以及地位作用;3.能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领悟“静”的内涵以及地位作用。【教学方法】1.教法:激趣法、点拨法2.学法:品读法、合作探究法3【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猜历史名人{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去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谜底:诸葛亮

4、思考回答激发学习热情。(二)诵读感知1.初读,正字音。夫(fú)淫(yín)2.再读,明节奏。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自由读齐读分组读纠正读音,明确节奏。通过朗读,体会音韵美。(三)品读明理问题1: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明确:告诫、劝勉儿子。问题2:诸葛亮对儿子寄予厚望,希望他成为哪一类人?明确:君子问题3:(1)诸葛亮告

5、诫儿子要做“君子”,怎样才能成为“君子”?依据原文来回答。参考句式:君子,要/不要(落实重点字词:俭、明、致、静、明志、淡泊、险躁……)(2)君子的品质中,诸葛亮重点强调什么?明确:“静”是核心,是前提。只有“静”才有可能实现做“君子”的宏愿。活动1:思考作答活动2:找出关键语句活动3:合作探究疏通句意,品读文本,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活动4:分组讨论1.关注文题,迅速提炼信息,了解文体,为后面分析做铺垫。2.落实并积累文言文重点词语。3.通过品读,提炼作者对修身养德的看法。突破重难点3(四)美读悟情1.出示原文和改文原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

6、无以致远改文:淡泊明志,宁静致远2.链接材料:诸葛亮子孙事迹对比朗读,体会语气和情感的不同。1.体会作者在家书中蕴含的殷切期望。体现我校“互动善教乐学”的校本研训。2.知人论世,了解中国优秀的家风文化。(五)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拓展阅读诸葛亮的《诫外生书》。拓展延伸加深了解家风文化。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