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第二课时

《植树的牧羊人》第二课时

ID:38838285

大小:18.96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6-20

《植树的牧羊人》第二课时_第1页
《植树的牧羊人》第二课时_第2页
资源描述:

《《植树的牧羊人》第二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重庆市璧山中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4课《植树的牧羊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牧羊人这个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精神与人格魅力。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牧羊人植树行为的意义。【重点难点】了解牧羊人这个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精神与人格魅力。【学习过程】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植树的牧羊人》的基本内容,也深深为主公的精神所震撼,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所写的是真实人和事吗?并请说出理由:《植树的牧羊人》是作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

2、部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了解主人公的精神为什么会鼓舞很多人。(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理解内容1.文章开头说:“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照应了这句话?从全文内容看,牧羊人艾尔泽阿·布菲耶种了多少年的树?教师参考:

3、文中“1913年”,“1920年”,“1945年”,从前至后整整三十多年时间,表明时间之长;而对牧羊人几十年植树造林的关注,则表明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敬佩和感动。共种了35年。从1910年到1945年。2、“他不理会1939年的世界大战,如同不理会1914年的世界大战。”作者这样有怎样的言外之意?教师参考:牧羊人一直潜心种树,心无旁骛;战争在毁灭,而牧羊人在创造。二、合作探究,品味人物找出表现人物品格或性格的内容,概括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法指导:圈点勾画出相应句子,再总结概括,然后再小组合作交流,完善答案。

4、教师参考:1.假如你想了解谁是真正品行出众的人,恐怕得花好几年观察:看看他的行为是否无私;动机是否慷慨;同时他还必须在大地上留下明显的印记。我很幸运地认识一位“种树的男人”,他正好符合以上所说的条件。明确:无私、慷慨。2.他很少说话,但可以感觉得出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的人明确:自信,果断。3.他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衣服也一针一线地仔细缝过,看不出任何补丁。明确:积极生活,爱整洁。4.他说,这块高原因为没有树,正走向死亡。反正他没事业的压力,正好可以担负起拯救大地的任务。明确:目标远大而高尚。有爱心,有毅力

5、,30年来,他的勤劳与坚持创造了森林。三、理解主旨,升华主题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旨?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教师参考:本文通过“牧羊人”坚持种树改变环境的故事,表达了这样一种主旨: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与丰厚的回馈,人类的

6、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2.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三、课堂小结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予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最终会被改变。四、当堂检测请同学们快速完成《新支点》第59页第10——13题。(要求:在选出正确选项的同时,请对错误的一项进行订正。)(学生完成后,教师评讲)【学习反思】1.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未解决的问题?或有哪些疑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