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天净沙秋思》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ID:38837977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0

《天净沙秋思》主题学习教学设计_第1页
《天净沙秋思》主题学习教学设计_第2页
《天净沙秋思》主题学习教学设计_第3页
《天净沙秋思》主题学习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天净沙秋思》主题学习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主题学习”表现手法鉴赏课《一曲小令意万重——天净沙秋思诗歌赏析指导》教学设计山东省潍坊市第五中学李真【课前延伸】1.学生广泛搜集关于秋和思乡的诗句。2.课前认真阅读主题阅读材料,七年级上学期《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第一册《四季如歌》“浓郁的秋”、“圣洁的冬”部分。【设计意图】让学生更为广泛深入的了解,感受季节的无限魅力。(一)学习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通过朗读体会感情。2.找出词中所用的意象并能理解意象的含义。3.学习古代诗词通过意象表达情感的方法。【设计意图】第四课《

2、古代诗歌四首》是一篇讲读课文,其中《天净沙秋思》文本的教学点在于感受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浓重乡愁,诗人所表达的背井离乡的游子的心境。元曲中理解《天净沙•秋思》中所运用的意象及作用,拓展到相关的主题阅读中,并由此进行写作上的指导。(二)知识链接1.作者的生平背景材料一:知人论世赏元曲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1251—1321至1324间),元大都(现在北京)人,著名杂剧家、散曲家,戏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

3、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他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漂泊二十余年,五十入仕,看不惯黑暗的官场,退而隐居。《秋思》是他在漂泊旅途时的作品之一,现实的的愤世与体验,让他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他的才华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失意、痛苦、悲凉、孤独,一切衷肠,只能用枯秃的笔,痛吐出来,倾诉出来。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

4、净沙•秋思》。2.元曲的资料“曲”,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数和小令。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分别代表着一个时代文学作品的最高成就。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将其作为[越调•天净沙]的“定格”范曲,被推崇为“秋思之祖”也。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天净沙”曲牌名。“秋思”是题目。秋天里的思念。题眼是“思”。“秋”是特定时节,“秋思”二字概括了全曲内容。此曲被后

5、人称为“秋思之祖”。在元曲中还有许多的曲牌名,如:[阳春曲][寄生草]3.赞秋的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的《秋词》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的《山行》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采桑子》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

6、翠。—范仲淹《苏幕遮》3.思乡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设计意图】人物资料与名句的提供,使学生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刻的走近主题学习丛书。【课内探究】(一)字

7、斟句酌,解读密码:(15min)导入:古往今来,咏秋、叹秋、颂秋、赏秋的名篇佳作层出不穷。思乡思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古往今来那些让世人刻骨铭心的思乡思亲的离愁别绪之中……◎步骤方法:(1)朗读《天净沙》,并熟读成诵。参照材料一,知人论世。(2)根据诗中列举景物,展开联想,添加对画面的具体描述,添加对画面氛围的感受,添加对天涯游子遭遇、心情的揣测,变简约为细腻,改写此曲。思考问题:问题一:作者在曲中描绘了哪些富有特点的景物?作者心情如何?问题二:你认为这首曲子被称为“秋思之祖”的理由有哪些

8、?【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内容思路,并对人物有初步的认识。(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5min)◎步骤方法:(1)结合材料二,小组选择赏析的诗句。(2)结合材料四,班级展示讨论的成果,思维碰撞。讨论问题:问题一:划线诗句描绘了哪些意象?问题二:诗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材料二:腹有诗书气自华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元代剧作家关汉卿《大德歌冬景》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