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复习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复习

ID:38835647

大小:4.16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6-20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复习_第1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复习_第2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复习_第3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复习_第4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化学元素地质作用结合矿物有规律聚集岩石有用富集矿产矿石含有矿产地壳组成岩石的组成图示二、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按成因分类:变质岩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作用沉积岩变质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外力作用重熔再生重熔再生活动题P34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Clicktoedittitlestyle板块大洋板块大陆板块1个太平洋板块5个ABCDEF板块交界处张裂区(生长边界)相撞挤压区(消亡边界)——海洋、海岭——裂谷、断层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交界处海底——海沟交界处海上—

2、—岛弧交界处陆上——海岸山脉——高大山脉(例:大西洋)(例:东非大裂谷)马里亚那海沟科迪勒拉山系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岛弧链喜马拉雅山海上陆上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板块运动边界类型宏观地形图示实例碰撞挤压消亡边界张裂分离生长边界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山脉和高原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形成海岸山脉、岛弧、海沟美洲西岸的山脉、亚洲东部的岛弧、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大陆板块内部(或与大洋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海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洋板块内部扩张大西洋中脊(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称为地质构造

3、。地质构造的两种最基本、最常见的类型为褶皱和断层褶皱的基本形态岩层形态岩层的新老关系地貌未侵蚀的地貌侵蚀后的地貌(地形倒置)中间岩层向上隆起中间岩层向下凹陷背斜向斜中间老两翼新中间新两翼老常成为山岭常成为谷地或盆地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为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1)概念: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称为断层。2、断层地质构造断层地垒地堑断层构造带构造地貌地貌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块状山地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形成凹陷地带盆地、谷地岩石破

4、碎,沿断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实例庐山、泰山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死海、贝加尔湖地质构造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背斜向斜断层石油、天然气埋藏区岩层封闭,不侧漏,易于储油、储气隧洞的良好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地下水储藏区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泉水、湖泊分布地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采石场岩石易碎,工程难度低成本低(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外营力侵蚀地貌堆积地貌分布地区沟谷、瀑布、峡谷、黄

5、土高原千沟万壑山麓冲积扇、洪积扇、冲击平原、河口三角洲作用强大而普遍,湿润地区溶洞、暗河、石芽、石林、落水洞石柱、石钟乳、石笋石灰岩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风力作用风湿洼地、风蚀蘑菇、戈壁和裸岩荒漠沙丘、沙垄、黄土堆积干旱、半干旱地区冰川作用冰斗、角峰、u型谷、刃脊冰碛丘陵、冰碛湖高纬度寒冷地区或存在永久积雪的高寒山地或高原波浪作用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拱桥沙滩等沿海地区流水作用侵蚀与沉积溶蚀与沉积第三节大气环境1250高度/Km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O3层25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垂直分层高度分布气温垂直分布及原因大气运

6、动特征平流层对流层低纬_________-中纬__________高纬_________17~18km10~12km8~9km对流层顶到50~55km平流层顶至2000~3000km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0.6oC/100m)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①对流运动显著1、水平运动为主2、主要的直接热源是_____地面高层大气②大气质量的3/4几乎全部的水气、杂质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④与人类关系最密切2、主要靠O3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2、水汽、杂质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1、大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2、有电离

7、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三、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大致分为:(波长大于0.76微米)红外线区(波长在0.4—0.76微米)可见光区(波长小于0.4微米)紫外线区作用形式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波长范围作用特点臭氧(平流层)水汽、二氧化碳(对流层)紫外线红外线吸收强烈,有选择性,大部分可见光可穿透云层、尘埃各种波长同样被反射无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空气分子、微小尘埃蓝色光最易被散射向四面八方散射,有选择性(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大气的温室效应大气上界地面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吸收“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地暖大气

8、”大气辐射射向地面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地面吸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2000米地面(1)把1至4点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3)绘出热力环流过程箭头(2)A、B哪受热,哪冷却?1>3=4>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