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396635
大小:2.04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9-10-21
《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太阳辐射是根本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图解如下:由图可知大气受热的过程:1.“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虽然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但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只有臭氧和氧原子吸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的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2.“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热量。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
2、碳吸收,使大气增温。3.“大气还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既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读图,完成1~2题。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A.地面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3.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
3、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热力环流的形成可简单归纳为: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在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2.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同纬度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向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低,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向大陆,形
4、成海风,如图a。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而形成陆风,如图b。(2)山谷风:山谷地区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大气温度高,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如图c。夜间山坡比同高度的大气温度低,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如图d。(3)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由于热岛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叫城市风,如图e所示。注意:城市风环流的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因为市区的气温总是高于郊区
5、。而海陆风环流和山谷风环流的流向则随昼夜的变化而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因为海与陆、山与谷的气压高低随昼夜的改变而改变。根据气压分布规律判断气压高低1.同一水平面上: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这主要取决于空气密度的大小。气温高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小、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正好相反。2.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这取决于不同高度所承担的空气柱的长度不同。如右图所示:A点所在平面承受空气柱的高度为h2,B点为h1,h2>h1,故A点气压高于B点。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的风向和风力的确定1.风向在近地面水
6、平等压线图中,一般要求作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等。从风向的决定因素来看,它是三个力的合力方向。第一步,作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并且与等压线垂直。第二步,作风向。近地面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下和等压线斜交,并成一锐角。风向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南半球左偏,在北半球右偏。在作图时,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应画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并成一锐角;南半球反之。2.风力同一气压场中风力的大小,关键在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等压线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就大,相反风力就小。判断气温和气压:“凸高
7、为低;凸低为高”注意:由于气温和气压都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因此,气温和气压之间的关系,只适应于近地面热力环流的判断,对于高空,对于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气压是不适用的。城市市区的气温、气压等和周围的郊区有很大的不同,下面四幅图中的曲线表示等温面或等压面,其中正确的是A.甲B.乙、丙C.甲、乙、丁D.丙、丁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已是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后指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效应。据此完成1~2题。1.全球变暖与右图中哪一过程的加强有关A.①B.②C.③D.④2.与“全球变暗”相对应的是右图中A.①B.②C
8、.③D.④3.若上图表示热力环流形势,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的大小关系是A.Pa>Pb;TaTbD.Pa>Pb;Ta>Tb4.4.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