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沟通的6项原则

高效沟通的6项原则

ID:38825396

大小:276.3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9

高效沟通的6项原则_第1页
高效沟通的6项原则_第2页
高效沟通的6项原则_第3页
高效沟通的6项原则_第4页
高效沟通的6项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效沟通的6项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职业导师的高效沟通6项原则胡炜123456诚恳坦率不贴标签弄清根本聚焦事实换位思考积极倾听诚恳坦率我在担任自己团队成员导师的时候,始终秉承两个原则:1、不轻易承诺那些我做不到的事情,并对自己能力界限开诚布公;2、一旦承诺,我就努力去做到。或许因为某些方面能力、经验、人脉的不足,某些行动最终可能没有达成预期结果,但是在努力的过程中,被指导的成员都能感受到了我的尽力投入与付出,他自己也会尽力去做好自己应该采取的行动。事实也证明,很多学员的努力是超乎我最初想象的,包括也有人给我反馈:“正是因为看到你都在这里加晚班去审阅我们的方案、材料,所以我们真有必要做得更好一些……”努力做到“诚

2、恳坦率”,要努力去建立一种包容开放的氛围,不能因为一开始的错误就斥责学员。同时,牢记“情感银行”原则,随时注意到他们的状态,给以及时的关心和了解,投入多少“关心”就能回报多少“用心”。最后,在你自己多次言行一致的积累之上,你们之间会形成一种默契和安全感,初步信任就建立了。因此,如果是第一次沟通,不光是要用嘴说,更重要的是拿出一些行动,比如,签一个《指导契约》,在这个契约中不光要约定学员自己做什么,很重要是规定导师要坚持做到什么,不做什么。不贴标签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都在进行“判断”,正是如此,我们才会对周围的人、事、环境产生“印象”。短时间里我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根据以往经验做出

3、的,如果所面对的情况与原来经验情况相似度非常高,那么我们就容易做出准确的判断,反之,我们的判断则会存在漏洞。事实也证明,用一套固定的视角去看问题时,我们就会刻意选择看到哪些内容,忽视哪些内容,这些选择的结果就导致了我们最初判断缺乏足够的客观性、全面性。我们把最初对学员的印象当成这个人的核心品质和特点,之后又以此为依据去推论和判断他其他行为背后的动机、观念,就是我们常说的“贴标签”行为。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当老师对学生始终报以最好的期望和定位去认同的时候,学生的潜力就会得到无限的激发。反过来,老师认为学生平平的时候,学生也会大多表现平平。我们采取什么态度对待别人,往往

4、决定了我们怎样要求别人,也决定了我们做出的行动。如果贴上了“好标签”,对被指导者可能是好事,但如果贴上“坏标签”呢?结果可想而知。而导师的角色更为微妙:不能一味地去贴“好标签”来激励被指导者。如果这么去做,最后会像那些溺爱孩子的父母一样,发现自己任何的指导建议都是乏力的。所以,导师在和被指导者建立关系过程中,始终要清空自己头脑里对他们形成的“看法、印象”。保持以事实为依据,不断修正自己判断,不轻易下结论的心态来看待他人,把自己的看法滞后,少描述和评价,多问自己和学员几个“为什么”。引导大家回归理性,辩证地看待问题。弄清根本什么时候你工作高效?什么时候你与他人的合作最愉快又最见

5、成效?答案是专注的时候!你与合作者都专注解决问题,专注在与问题过程和结果关联的重要方面时,你会发现没有了分歧,也没有了复杂的关系需要你来处理和对待,其他纷繁复杂的信息对你们的打搅都降到了最低水平,整个人的身心完全浸泡在对解决问题有利的信息上,然后大家一起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最终达成目的一刹那的成就感是人生中最振奋人心的兴奋点之一。那么,怎样才能在指导他人的时候,让自己和被指导的学员都专注呢?想想那些无法让自己专注的情况:一项合作中有太多的人和事情要兼顾?虽然我们行动起来,可却不清楚要达到的目的地在哪里?“按下葫芦起了瓢”,疲于应付各方问题,但却始终不能游刃有余迈步前行?…

6、…如果把被指导人某方面能力改善作为一个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在解决问题之初,我们有没有界定好问题根源和目标,是一场指导过程能否让双方专注在问题解决过程的前提。你并不知道你被指导对象不愿意与工作同事主动沟通的深层次动机是源于对组织中某些过于严格的监督管理措施不满,而仅仅认为是他沟通意识和技能的不够。即便是峁足了劲去给他提供任何沟通技能方面的培训,他的问题也还会长期存在。指导,也是一个要正确地做事的过程。在建立被指导关系之初,要通过广泛地搜集信息,并不厌其烦地去澄清你们对同样一个问题的理解来了解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好的问题界定是好的问题解决的开始,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我们如果没有问六

7、个“为什么”的习惯,我们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措施。聚焦事实回想一次你对别人的指导:沟通过程中你是不是绞尽脑汁地遣词造句,以避免你在指出某些方面问题时会面对他的抵触情绪?他要改变的是什么?是一种“思维模式”或“处事心态”这类不同于具体技能,缺乏清晰可见参考“指标”的内容时,也会让你觉得这场谈话可能最终会没有意义?导师与被指导学员的沟通,真实的意图是要学员提升自我的认识,找到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能发自内心去改变某些影响个人成长的习惯。成长本身就是一种改变,学员需要打破过去习惯的状态,进入到新的状态中。在新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