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也篇第六 解析

雍也篇第六 解析

ID:38821145

大小:76.01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6-19

雍也篇第六 解析_第1页
雍也篇第六 解析_第2页
雍也篇第六 解析_第3页
雍也篇第六 解析_第4页
雍也篇第六 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雍也篇第六 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安德义论语解读——雍也篇第六【题解】本篇取“雍也可使南面”句中“雍也”两字为篇名。上篇谈仁,谈“仁”之用,谈孔子对人物的品评,本篇乃上篇的续集,进一步依据“仁”对众人物的评述,同时牵涉众多哲学问题。本篇具体有两大内容。一是孔门弟子之群相:冉雍出生低微,却有南面之才;桑户有居敬而行简之能;颜回有不迁怒不贰过不违仁之德,兼有箪食瓢饮之乐;冉求有为同窗请粟之谊;原宪有辞粟谦让之行;仲由之果,子贡之达,冉求之艺,闵损之清,灭明之公,孟之反之不伐,皆人之一品,亦是“仁”之一品。其二是一些深度的哲学思想:如道之难易,文质之关系,博与约的关系,直与罔的关系,名与实

2、的关系,智者对鬼神,仁者之实践。以及智者仁者对山水,仁者对仁者的关系,以及孔子通权达变的思想,乃至“中庸”“仁”“圣”之哲学。【原文】6.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①。”【注释】①雍:姓冉,名雍,字仲弓,孔子的学生,春秋末年鲁国人,小孔子29岁。南面:面朝南。古时认为坐北朝南是尊贵的位置,天子、诸侯、卿大夫坐堂听政都是面朝南。这里指卿大夫一类的官。【语译】孔子说:“雍啊,可以让他处在坐正卿大夫的位置上了。”【解读】本章记载孔子对冉雍的评价。冉雍与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同为孔门“德行”科优秀弟子。冉雍为人宽宏简重,仁笃厚道,不善辞令,任劳任怨。他的同窗好友子

3、贡给他很高的评价:“在贫如客,使其臣如借,不迁怒,不深怨,不录旧罪,是冉雍之行也。”(《孔子家语•弟子行》)孔子对他的评价也很高,认为他可以南面临民,有为政之才。“雍也可使南面。”【原文】6.2仲弓问子桑伯子①。子曰:“可也,简②。”仲弓曰:“居敬而行简③,以临其民④,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⑤?”子曰:“雍之言然⑥。”【注释】①子桑伯子:鲁国人,有人认为是《庄子》中的子桑户。②简:简约,简洁,不烦琐。③敬:指敬业,工作认真。④以临其民:用这样的办法来治理百姓。临:面临,这里是治理的意思。⑤无乃大简乎:岂不是太简单了吗?无乃:恐怕,表猜测语气

4、的副词。大:同“太”。⑥然:对的,是的。【语译】冉雍问子桑伯子怎样,孔子说:“还可以,不过简约了些。”冉雍说:“居处敬而行事简约,(抓大体,不烦琐)用此来治理百姓,不也是可行的吗?如果居处马虎而又行事从简,那不是太简率了吗?”孔子说:“雍说得很对啊。”【解读】本章记载冉雍对子桑伯子“居敬而行简”为政术的评述。与上章紧接,冉雍听到老师对自己这么高的评价,于是想进一步向老师请教居政临民之术,便问子桑伯子这个人如何。孔子回答说:“可也简。”冉雍一向勤思善问,关于子桑伯子为政之术,冉雍早有深入研究,冉雍听孔子说完,脱口追问:“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

5、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冉雍的追问,实际上是对孔子“可也简”的答案不满意。这个答案太模糊笼统不具体。因为“简”有两个含义,一是,“居敬之简,见识精明,当务之为急,器量威重,执要以御繁,如是则民受和平安静之福。”二是,“居简之简,得一遗二,精神不能兼顾,贪逸惮劳,丛脞(cuǒ,琐碎)而不自知,如是则民受其苟且率略之弊。”(《四书翼注》)前者是说,简省凝静,居敬之简;后者是说,琐碎疏略,居简之简。是冉雍对伯子为政研究得出的体会。如对“居敬行简”细加分类,可得出四种情况,各加一否定词,可又变换四种说法。A、居敬而行简,   即,居不简而行简。B、居敬而行

6、不简, 即,居不简而行不简。C、居不敬而行简, 即,居简而行简。D、居不敬而行不简,即,居简而行不简。A类情况,可以理解为执要以御繁,“抓大体,去烦琐”,是居政临民管理学中的最高境界。B类情况,自身行为要求很严,工作认真,对下级要求也很苛细繁杂,可以理解为“执繁以御繁”,这一类情况,管理者自身很忙碌,要求别人也忙碌,方向不明,识见不高。C类即“居简而行简”,自身散漫,简要贪逸惮劳,对下级也简要散漫,倒也能推己及人,管理上却是丛脞率略,系苟且之简。D类是最糟糕的一种,自身行为苟且散漫,对下级对百姓,却荷细繁杂,朝令夕改,漫无头绪。A类符合管理学中最高境

7、界“中正之道”。B类“不及”。C类太过。“过犹不及。”D类是管理之下境。因A类,C类是为政之术中最紧要而又常见的两种,故冉雍提出,B类,D类不及或太差,不在孔、冉讨论之列,故不言及,但作为管理者,要深入理解这一段文字,BD两类状况又不能不知,故一一列举,以供斟酌损益。孔子听了冉雍的这一番高论,表示了极大的肯定,“雍之言然也。”冉雍说得对啊,这一个评价,比孔子对子贡贫富之问的评价,以及对子夏巧笑美目之问的评价均高,前二人的评价,孔子站在一个居高临下的角度,对子贡、子夏作了极高且含鼓励性的评价,对冉雍的评价似乎站在非常平等的地位加以赞许。可见冉雍确有南面

8、为政之才,也可看出孔子授徒,不端架子,唯贤是喜的圣人风范。【原文】6.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