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与生态环境课程总结

感恩教育与生态环境课程总结

ID:38818210

大小:39.75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6-19

感恩教育与生态环境课程总结_第1页
感恩教育与生态环境课程总结_第2页
感恩教育与生态环境课程总结_第3页
感恩教育与生态环境课程总结_第4页
感恩教育与生态环境课程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恩教育与生态环境课程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感恩教育与生态环境课程总结January102015感恩教育与生态环境一、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环境问题的产生,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三、地球环境及其组成地球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周围的物质世界组成: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四、地球环境的独特性1.地球环境的优越性2.地球的现状是生命参与地质历史过程的结果,地球现在的状态是靠生命调节、控制和维持的。五、地球各圈层的发育六、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1.人类与大气圈2.人类与水圈3.人类与土壤圈4.人类与岩石圈5.人类与生物圈七、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

2、念及特点2.生态系统的组成3.食物链和食物网4.生态系统的功能5.生态平衡及其破坏八、感恩教育一.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各种不同的环境问题。因而,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内容、任务和重点,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是有区别的。当前,环境保护的任务是调控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即在促使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运用各种措施(包括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教育的、科学技术的)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3、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环境质量,创造生态健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二.环境问题的产生,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三.地球环境及其组成1、地球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周围的物质世界2、组成: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大气圈:大气圈又称为大气层,是调节地球"体温"的外衣,使地球从太阳得到的热量不易散失,而适宜的温度是生命存在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圈:水圈是地球表层水体的总称,水体存在方式不同,其作用方式也有比较大的差别。包括地面上的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积雪,以及地下水、大气水。土壤圈:由瑞典学者马特松首先提出。土

4、壤圈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犹如地球的地膜,通过它与其他圈层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生物圈:生物圈的概念是由奥地利地质学家休斯首次提出的,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岩石圈:岩石圈是地球表层岩石体的总称,是由地壳和地幔最上部分构成的连续圈层。地壳是岩石圈的主体,由花岗岩、玄武岩等各种岩石组成。四.地球环境的独特性1.地球环境的优越性。(1),球距离太阳既不太近,也不太远,接受的光照适中,植物可以自如地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当素食动物吃植物时,这种被

5、储存的能量便到了素食动物体内,当肉食动物吃素食动物时,能量又到了肉食动物体内......就这样,是太阳的光能开动了地球上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机器,使动植物子孙兴旺、生生不息。 (2),地球上适宜的温度,是生命活动必需的。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是通过新陈代谢供给的,而过冷或过热的环境都不利于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植物才能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3),地球有大气层保护,这对于栖息在它上面的生命而言,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大气层挡住了来自宇宙空间的强烈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命免遭伤害;大气层挡住了大部分撞向地球的陨石,地球表面才没

6、有像月球表面那样坑坑洼洼;大气层就像一床厚厚的棉被,使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不会散发到太空中去,地球上的温度才不会剧烈变化;假如没有大气层保护,地球上就不会有刮风下雨,也不会有江河湖海,地球将是一个死寂的荒凉星球。(4),地球上有繁荣的生命,这与它是一颗岩石星球也不能截然分开。地球的核心是融融的岩浆,岩浆的主要成份是铁。在地球自转过程中,铁质核心产生了强烈的磁场。这种磁场包绕着地球,保护着地球。当太阳风暴,也就是来自太阳的高速带电粒子流,向地球猛烈袭来时,这种包绕着地球的磁场把它挡在了太空,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2地球的现状是生命参

7、与地质历史过程的结果,地球现在的状态也是靠生命活动调节、控制和维持的。五.地球各圈层的发育地球形成---46亿年前:炙热的大火球,没有圈层的分化,外层包裹着原始大气:H2、CH4、NH3、水蒸气。 § 水圈形成—38亿年前:地表温度降低,水蒸气凝结成水,下雨,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 § 大气圈形成—16亿年前:海洋中出现生命,细菌发酵产生CO2,逐渐改变原始大气组成;20亿年前,出现细菌和蓝藻,光合作用,出现O2;逐渐形成含氧大气圈CO2、H2O、O2、O3。 § 生物圈形成:12亿年前出现真核细胞;5亿年前出现海洋无脊椎动物;4.5亿

8、年前,顶囊蕨登陆;2亿年前,出现哺乳动物;至今,多姿多彩生物圈。 § 土壤圈的形成:生物将CO2转移至岩石圈,形成碳酸盐岩石,岩石风化物和生物相互作用,形成土壤。 六.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1.人类与大气圈  大气层对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