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周期的确定

灌水周期的确定

ID:38813735

大小:4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9

灌水周期的确定_第1页
灌水周期的确定_第2页
灌水周期的确定_第3页
灌水周期的确定_第4页
灌水周期的确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灌水周期的确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Ⅱ、灌水周期的确定  根据灌水临界期作物最大日需水量值,按式2—3—2计算理论灌水周期。因为,实际灌水中可能会出现停水、配水设备故障等原因,故设计灌水周期应小于理论灌溉周期。  T理=m/Ea>T设                                 2—3—2  式中:T理—理论灌水周期,d(天);           Ea—控制区内作物最大日需水量,mm/d;           T设—设计灌水周期,d(天);           m—同前。  控制区内种植不同作物时,按式2—3—3求权法计算

2、理论灌水周期。   Ⅳ、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水量供需平衡按式2—3—5计算。  Q供>Q需                                        2—3—5  式中:Q供—水源供给水量,m3;           Q需—灌溉需水量,m3。  为了达到规划区内节水增产的目的,应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水定额。当出现供水量小于需水量时,应开辟新的水源。无新水源时应重新调整作物结构布局或减少灌溉面积。  3灌溉工作制度  传统灌溉方式是续灌和轮灌相结合的方法,即:支管之间采用轮灌

3、,支管内采用续灌。     Ⅰ、系统轮灌组数目的确定,用式2—3—6计算  N=int(nq/Q设)                                  2—3—6  式中:N—系统轮灌组数;           n—系统出水口总数;           q—出水口的出水量,m3/h;           int—取整符号;           Q设—同前。     Ⅱ、出水口实际出水量计算,按式2—3—7计算  q=NQ设/n                                  

4、  2—3—7  式中:所有符号同前。     Ⅲ、同时工作出水口数目的确定,按式2—3—8计算  X=int(n/N)                                2—3—8  式中:X—同时工作的出水口数  其它符号同前。     Ⅳ、每个轮灌组工作时间,按式2—3—9计算  tN=T/N                                       2—3—9  式中:tN—每个轮灌组工作时间,h;    T、N—同前。  2.4水力计算  1管网各级管道的流量计算  在

5、管网管道流量计算时,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推求各管段的流量。     Ⅰ、支管流量的确定  根据轮灌组及出水口的水量,同时工作的出水口数,计算支管道的流量。2管网水力计算  Ⅰ、给水栓工作水头  在采用移动软管灌溉系统中,一般软管直径为φ50~φ100,长度不超过100米。此时给水栓工作水头用式3—4—3计算。  Hg=hyf+△Hgy+(0.2~0.3)                             2—4—3  式中:Hg—给水栓工作水头,m;           hyf—移动软管沿程水头损失,m;

6、           △Hgy—移动软管出口与给水栓出口高差,m。  当给水栓直接配水入渠道时:Hg=0.2~0.3,m。Ⅱ、管网各管段管径的确定  自压管网水力计算是根据:设计水量、管网入口压力确定管网中各级管径,各节点压力。最后选用与计算出的管径接近的商用管径。管径选定后要进行不淤流速(一般取0.5m/s)和最大允许流速(通常限制在2.5~3.0m/s)校核。  为了充分利用自然水头,其管径用式2—4—4计算。 经济 流速的确定原则:  通过流量大时,应选择较小值;反之,应选择较大值。干管选择较小值,支管

7、选择较大值。  Ⅲ、管网水头损失计算  沿程水头损失计算:  根据选定的管材、管径、设计流量、管道长度,按式2—4—5计算其沿程水头损失。3输水管道性能的选择  Ⅰ、输水管道设计要求的工作压力确定。管材允许工作压力应为管道最大正常工作压力的1.4倍。当管道可能产生较大水击压力时,管材的允许工作压力应不小于水击时的最大压力。  Ⅱ、管壁要均匀一致。  Ⅲ、管材内壁要光滑。  Ⅳ、管与管、管与管件连接要方便。  2.5水击压力计算与保护装置  1水击压力计算  Ⅰ、水击波传播速度 2防止水击压力的措施  Ⅰ、操作

8、运行中应缓慢启闭阀门,以延长阀门启闭时间,从而避免产生直接水击,并可降低间接水击压力。  Ⅱ、由于水击压力与管内流速成正比,因此,在设计中应控制管内流速不超过最大流速限制范围。  Ⅲ、由于水击压力与管道长度成正比,因此,在设计中可隔一定距离设置具有自由水面的调压井或安装安全阀和进排气阀,以缩短管道长度,削减水击压力。  3安全保护装置  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安全保护装置主要有进(排)气阀、安全阀、调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