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809667
大小:2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9
《试论“任务型教学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任务型教学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对传统的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进行大胆革新,倡导学生应该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习得语言知识。。本文对“任务型教学法”的产生和教学模式进行简要分析,旨在指出这一教学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从而为英语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字:“任务型教学法”;“进步性”;“局限性” 一、任务型教学法简介 伴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加深,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越来越成为21世纪人才所必不可少的技能,使得外语教学在世界范围
2、中受到广泛重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presentation呈现→praetice练习→production产出)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这种现象在20世纪80年代愈演愈烈。为了弥补传统语言教学模式的弊端,各国的语言学家积极创设新的教学模式,其中印度语言学家Prabhu在印度南部卖索尔省进行了一项基于交际法的语言教学实验,在实验中,他把学生的学习内容设计成多种任务,提出了不同的任务类型,让学生通过做任务来进行学习,提高语言能力。Prabhu于1982年发表了这项实验的实验报告,引起了
3、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此后,语言大师, 如:Candlin&Breen(1987),Long&Crookes(1992),Wi11is(1996)等人先后投入到任务型教学法研究的热潮中,极大的丰富了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 我国最早开始任务型教学法研究的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吴旭东教授,推动了任务型教学法在我国外国教学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国内研究者和外语教师的广泛关注。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任务型教学法把教学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任务环;语言焦点。在任务前阶段
4、,老师会首先介绍要学习的主题,帮助学生掌握与主题相关的单词和表达法;任务环阶段,也就是任务的实施阶段,这个阶段可以细分为任务、计划和报告三个部分。教师需要根据任务的内容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告诉他们如何准备任务,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任务准备情况,最后各小组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在语言焦点环节,学习的焦点转移到了语言分析和语言联系2个部分,教师在这个环节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讲解和总结实现任务过程中出现的语言知识点。由此可见,任务型教学法有其自身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1)
5、以学习者为中心。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习是一个自主的过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才能使得课堂任务得以顺利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对自己的语言输入进行归纳概括,对自己的语言输出进行整理反思,语言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和机械式的累积。 以具体的语言环境为学习背景。语言的习得是为了交流和应用,因此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任务型教学法把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老师布置与真实生活场景相似或相关的任务,学生根据任务主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表达思想等等。这些“任务”多是学
6、习者能够在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或者亲身经历的事情。如:完成商场购物;讨论班级活动;说服对方支持你的选择等。 强调“合作学习”。由于任务型教学法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所以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小组成员会有大量交流互动的机会,一方面,学生需要倾听别人的语言形式,消化理解;另一方面,学生需要表达自我,与人协调,确保任务得以共同完成。这一过程对学生语言形式的学习、重构、巩固和扩展都有重要意义。“合作学习”一方面确保了学习任务得以完成,同时也为语言实践创造机会。 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教学课堂
7、无章可循。任务型教学法发展至今,除了80年代初Prabhu实验中所采用的任务大纲之外,再没有一个具体的大纲可以用来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而80年代所出现的任务型教学法的雏形显然已经不符合今天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所以没有一个明确的大纲来指导教师进行任务选择和排序,这就很容易引起造成任务选择的随意性和任务实施过程中的混乱。 适用范围有所局限。由于任务型教学法强调让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通过大量的交流沟通来接触和使用目的语,并进而归纳总结语言规则,所以这一教学法的课堂需要学生对目的语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才
8、能领悟同伴的语言状态和语言形式,否则,整个合作过程将无法进行,“任务”也无法有效完成。由此可见,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对象都应该已经具备了相当水平的语言能力,这种教学法并不适用于初学者。 三、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的出现是一次对传统教学法的大变革,它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课堂形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也要清楚认识到这一教学法的弊端,趋利避害,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