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直肠的解剖

肛门直肠的解剖

ID:38807602

大小:42.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9

肛门直肠的解剖_第1页
肛门直肠的解剖_第2页
肛门直肠的解剖_第3页
肛门直肠的解剖_第4页
肛门直肠的解剖_第5页
资源描述:

《肛门直肠的解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肛门直肠应用解剖结构邢台市第四医院1.1,肛门肛门是消化道末端的开口,位于臀部正中线与两侧坐骨结节连线的交叉点上,会阴体与尾骨之间.平时紧闭呈一纵裂,排便时张开呈圆形,直径3厘米左右.肛缘皮肤松弛而有弹性,因外括约肌和肛门皱皮肌改缩,故皮纹呈放射状皱襞.1.2,肛管肛管是消化道的末端,上接直肠,下止于肛肛缘.其两侧为坐骨直肠窝;前方男性有尿道和前列腺,女性有阴道;后方为尾骨.1.2.1,解剖肛管:从肛门缘到齿线,长约2厘米至3厘米.因管腔内覆以移行皮肤,又称皮肤肛管.1.2.2,外科肛管:从肛门缘到肛管直肠上缘平面,长约4厘米.因管壁由内外括约肌包绕,又称括约肌性肛管.1.2.

2、3,肛管有”四线”、“三带”等几个重要解剖标志.肛管的”四线”是:1.2.3.1,肛门皮肤线:即肛门缘,是消化道最低的界线.1.2.3.2,肛门白线:位于肛缘与齿线之间,距肛缘上方1厘米左右.其深部是内括约肌下缘与外括约肌皮下部的交界处,指诊时可扪到一环状沟,故实际上就是括约肌间沟.1.2.3.3,齿线:又名梳状线,是由肛瓣的游离缘连合而成,距肛缘约2厘米至3厘米.是直肠(粘膜)与肛管(皮肤)的分界线,上是直肠,发生于内胚层;下是肛管,发生于外胚层.约80%的肛肠疾病起源于此.齿线附近的解剖结构有:1.2.3.3.1,肛柱:位于齿线上方,又名直肠柱,是直肠下端垂直的粘膜皱襞,长

3、约1厘米至2厘米.是因为肛门括约肌的张力作用,使直肠下端粘膜收缩形成纵行皱襞.当括约肌松驰,直肠扩张时,此柱即消失,可以认为是直肠的贮藏容积.1.2.3.3.2,肛瓣:肛柱的下端相互之间借半月形的粘膜皱襞相连,这些半月形的粘膜皱襞称为肛瓣.1.2.3.3.3,肛窦:又称肛隐窝,是由相邻的两个肛柱与肛瓣围成的袋状小窝,口上底下,象一个漏斗,深3mm--5mm,底部有肛腺的开口.窝内易积存粪渣和受损伤,发生感染后,炎症易向肛腺漫延,甚至引起脓肿.一些学者甚至认为,肛窦炎是继发一切肛周疾病的祸根.1.2.3.3.4,肛乳头:发生在肛柱下端,沿齿线排列,呈椎形的小乳头状隆起.其基底红,

4、尖端灰白,大小长短不一,短的可0.1厘米,长的可达数厘米.系纤维结缔组织,内含微细淋巴管,表面覆以皮肤.但多数人缺如.1.2.3.3.5,肛腺:肛腺是位于齿线附近皮肤或粘膜下的腺体,借肛腺导管开口于肛窦.肛腺和肛窦被认为是感染入侵肛周组织的门户,95%的肛周脓肿和肛瘘源于肛腺感染.1.2.3.3.6,齿线的意义:齿线无论在解剖上还是临床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齿线以上是直肠,属内胚层;齿线以下是肛管,属外胚层.二者之来源和本质不同,故其上下组织结构、血管神经分布和淋巴回流方向均不同.上皮不同:齿线以上是直肠,表面覆盖的是粘膜,为单层立方上皮或柱状上皮;齿线以下是肛管,表面覆盖的是皮

5、肤,为复层立方上皮和鳞状上皮.故发生在齿线以上的癌肿多为腺癌,发生在齿线以下的癌肿多为鳞癌.神经不同:齿线以上受植物神经支配,无痛觉;齿线以下受脊神经(肛门神经)支配,痛觉很敏锐.动脉不同:齿线以上有来自肠系膜下动脉的直肠上动脉(痔上动脉)和来自髂内动脉的直肠下动脉(痔中动脉);齿线以下则是来自阴部内动脉的肛门动脉(痔下动脉).静脉不同:齿线以上是直肠上静脉丛(痔内静脉丛),汇集成直肠上静脉(痔上静脉)和直肠下静脉(痔中静脉).曲张则形成内痔.齿线以下是直肠下静脉丛(痔外静脉丛),汇集成肛门静脉(痔下静脉).曲张则形成外痔.淋巴不同:齿线以上的淋巴液流入肠系膜下淋巴结与髂内淋巴

6、结.齿线以下的淋巴液流入腹股沟淋巴结.1.3,直肠直肠长12厘米至15厘米.上端在第三骶椎平面与乙状结肠相连,向下沿骶尾骨前面下行,穿过盆膈下连肛管.直肠上段前面和两侧有腹膜遮盖,中段仅在前面有腹膜,并在此处反折到膀胱或子宫,形成直肠膀胱或直肠子宫陷窝.此反折为腹膜的最低点,在男性距肛门约7.5厘米,女性约5.5厘米.直肠前方:男性有前列腺、精囊、输尿管、膀胱和直肠膀胱陷窝;女性有阴道、子宫颈、子宫和直肠子宫陷窝.后方有骶骨、尾骨,骶骨凹内有骶血管及腹下神经丛.两侧有坐骨、髂内动脉、坐骨神经和输尿管.1.3.1,直肠乙状部:乙状结肠下端2厘米至3厘米一段的解剖特点与直肠上端类似

7、,二者无明确分界线,为乙状结肠与直肠的过渡区,称为直肠乙状部.此处的乙状结肠系膜消失;无结肠袋、结肠带和肠脂垂;肠腔变狭小,是整个大肠之最狭窄处;此处的血供由直肠上动脉发出1至3支直肠乙状结肠动脉供给,与乙状结肠动脉分支的分布特点相反,其血管分支沿肠管纵行分布;粘膜邹襞亦变为平滑.此处是结肠癌的好发部位.1.3.2,直肠壶腹:从直肠乙状结肠部至直肠穿过盆底处即外科肛管平面以上的直肠腔径显著扩大,约5厘米至11厘米,称为直肠壶腹.1.3.3,直肠的弯曲:直肠沿骶尾骨的前面下行,形成一个弓向后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