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模板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模板

ID:38800075

大小:23.4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19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模板_第1页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模板_第2页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模板_第3页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模板_第4页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模板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模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说明书1总则1.1规划目的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目的。1.2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自然空间格局保护为城市规划区范围,其他内容为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范围。1.3规划期限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1.4规划依据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政策文件、规划等。1.4.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其他相关法律法规1.4.2规范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

2、4年版))《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DGJ32/TJ113-2011)其他相关规范标准1.4.3政策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16]50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的通知》(建城函[201

3、4]275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建办城函[2015]635号)《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5]139号)《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建城[2015]331号)1.4.4相关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水系、防洪、绿地系统、道路交通、排水防涝、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供水、节水等专项规划。1.5规划原则1.5.1应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为本、自然循环、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小城市开

4、发建设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影响。1.5.2应结合城市自然特点、经济水平、建设阶段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需求,提出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等方面的规划原则。2综合评价重点从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四个方面进行评价,还可结合突出问题和具体需求以及水景观、水文化等方面进行评价。2.1水安全评价基于降雨、径流、地形、洪涝特性及现状工程设施分析,从排水能力、内涝风险等方面进行水安全评价。2.1.1基础工作要求(1)降雨规律分析选择适用的暴雨强度公式。根据降雨统计资料,建立步长为5分钟的短历时(一般为2-3小时)和长历

5、时(24小时)设计降雨雨型。根据近30年历次降雨数据,统计得出不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2)下垫面解析采用城市地形图或影像图,按照水体、林地、草地、道路、广场、屋顶和小区内铺装等类型,对城市地表类型进行解析。也可根据城市具体情况,选择其他分类类型进行解析。(3)水文分析根据降雨规律、下垫面解析、地下水水位、土壤渗透条件等分析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现状径流系数及径流控制情况。2.1.2排水能力评估在排水防涝设施普查的基础上,对城市现有雨水排水管网、河道和闸站等设施进行评估,分析实际排水能力(实际达到的重现期),

6、宜采用水力模型进行评估。2.1.3内涝风险评估推荐使用水力模型软件进行城市内涝风险评估。通过模型模拟获得雨水径流的流态、水位变化、积水范围和淹没时间等信息,采用单一指标或者多个指标叠加,综合评估城市内涝灾害的危险性;结合片区重要性和敏感性,对城市进行内涝风险等级划分。基础资料或技术手段不完善的城市,也可采用历史水灾法进行评估。根据历史积水情况,综合考虑各排水片区的用地性质、建设密度、水面率、地面高程、河道常水位、最高水位、排涝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内涝风险等级。2.2水环境评价2.2.1水环境质量评价根据水环境质量报告、

7、监测数据、水环境功能区划、重点行政区交接断面水质情况等对城市水环境质量、水质达标情况进行评价,明确水环境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2.2.2水污染源评价从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内源污染、外围污染及其他污染等方面,对水污染源进行评价,重点分析雨水面源污染在水污染源中所占的比例。2.2.3水体流动性评价根据水网的连通、内外河衔接、引排水闸站设置、水体日常及汛期调度等要素,对水体流动性进行评价,分析影响水体流动的主要问题。2.3水资源评价2.3.1水资源量评价从降水量、蒸发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过境水资源量等方面对城市水资

8、源量进行分析,对人均水资源量进行评价。2.3.2水资源利用水平评价(1)用水结构分生活、工业、农业、生态等类别进行用水结构分析。(2)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人均综合用水量、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单位GDP水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管网漏损率等指标对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3)非传统水资源利用分析再生水用量、雨水利用量及其占总用水量的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