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98207
大小:54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2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说明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概述1.1规划背景当前,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例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不少湖泊被填埋,人口在增加,水资源越发紧缺;城市的硬质路面比例大大增加,城区的水文、水力特性明显改变,城市防洪压力很大;加上过去的城市排水管网设计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难以应对大流量的雨洪。据有关统计资料,过去三年,全国有超过360个城市遭遇过内涝,其中60多个城市单次内涝时间超过12h,淹水深度超过0.5m,北京、深圳、长沙等城市出现人员伤亡,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另外,我国1100座城市缺水,而雨水又没
2、有得到合理利用,雨水利用潜力巨大。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也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国务院于2013年3月25日发布《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要求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要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控制开发强度,合理安排布
3、局,有效控制地表径流,最大限度地建水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10月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旨在指导各地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2015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从2015年起,全国各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推进
4、海绵型建筑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大力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达标建设;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和自然生态修复。综上所述,荆州市迫切需要进行海绵城市建设,为了更好的指导建设过程,管控建设成果,规范运营维护,多渠道筹措项目资金,受荆州市住建委委托,我院特编制《荆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1.2城市概况1.2.1区位条件及社会经济(1)区位条件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位于江汉平原腹地,东连武汉,西接三峡,南跨长江,北临汉水,是我国东西南北的地理要冲,距中国“四大经济发展极”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均为1000公里左右,是连东西、跨南北的交通要道
5、和物资集散地,是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鄂中南地区的经济纽带,长江中游枢纽港口城市,国家轻纺工业基地,素有文化之邦、渔米之乡和旅游胜地的称誉。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1°15'~114°05',北纬29°26'~31°37'。境区东西最大横距约274.8km,南北最大纵距约130.2km,呈带状分布。荆州市辖荆州、沙市两区及江陵县、监利县、公安县,代管松滋、石首、洪湖3个县级市。全市设88个镇,12个街道办事处,14个乡,348个居民委员会,2409个村民委员会。全市国土面积14067km2,占湖北省国土面积的7.6%。其中平原湖区占78.8%,
6、丘陵低山区占21.2%;市区面积1576km2,城市建成区面积62.3km2。从区位关系看,荆州处于我国中部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扩散区域,处在武汉都市圈与宜昌都市区的联结轴线上,是武汉都市圈和宜昌都市区的重要联结点,在城市等级上与宜昌、襄樊属于同一级别,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荆州在湖北省城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荆州与湖南省的岳阳和常德相接壤,是长江流域经济体系中的中部核心城市。(2)人口及社会经济概况2013年,全市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人口661.01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73.94万人(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其中城镇人口为275.20
7、万人,城镇化率为47.9%。2013年中心城区规划区总人口127.7万人,城镇人口79.17万人。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1196.02亿元、增长11.1%,三次产业比调整为24.5:43.7:31.8,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1042.89亿元、增长35.2%;全市财政总收入91.83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地方公共预算收入56.76亿元,增长28.1%。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1334.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4%。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第二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
8、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19.09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96.2亿元,增长13.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