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94710
大小:20.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9
《过采空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队施工的12102回顺、103运顺掘进至回撤通道64米处将进入12上102采空区下,根据地测站提供的地质资料,与12煤上分层层间距在3-6米,为了保证施工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掘进 1、人员进入工作面时,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仔细观察顶板及两帮状况,并将工作面顶、帮部的活矸、活煤处理掉,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作业。 4、在掘进时应坚持短掘快支,掘进机司机必须坐在驾驶室内作业并随时注意观察顶板状况和倾听煤机截割的声音,发现异常,并将掘进机退至有效支护的位置,同时汇报队值班室和调度室。
2、 5、严禁任何人员进入空顶区域以内,拉电缆人员必须在有效支护的地点拉电缆。 二、支护 1、掘进完一循环后,及时支护锚杆,空顶时间不得太长。 2、打锚杆前必须先敲帮问顶,将工作面的活矸、离层处理掉后方可开始作业。同时要求打锚杆从外向里顺序进行,严禁间隔空顶支护。 3、锚杆支护完后,及时用锚杆机上加工的帮锚机打棚钩眼进行架设工字钢,同时安排专人用木楔刹顶。 4、过采空区期间,在交接班记录中须明确:一是巷道顶、底煤厚度;二是顶板层位、顶板稳定情况;三是工字钢梁棚架设情况。 5、跟班队长每循环必须
3、按要求检查锚杆及工字钢梁棚的支护质量和强度,每天检修班在支护完好的地点观测层间距厚度,以便掌握工作面顶板情况。 6、锚杆的排距、工字钢梁棚距均为0.8米,但为了避免与锚杆重叠或遇局部顶帮滑面构造时无法打棚钩眼等特殊情况时,可适当调整棚距,但棚距不得超过1.0米。 三、架棚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1、各班组架棚支护前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将顶板活矸、鳞皮处理掉,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2、在距顶板100mm的巷帮处,用锚杆机上加工的帮锚机打棚钩眼,棚钩眼必须垂直于巷帮。两个棚钩眼必须平行,间距即棚钩
4、宽(120mm)。在巷道另一帮打棚钩眼时,两帮对应的棚钩眼连线必须与巷道中线垂直。 3、用帮锚机打眼时,锚杆机必须停稳,人员在设备上必须站稳,人员登高作业时要有专人看护,并采取防坠措施(戴安全带),打眼时给进速度不应太快,以免钻杆弹出伤人。 4、架棚时采取由外向内逐棚架设的方式。 5、架棚支护时,由跟班队长或工程技术人员现场监管,严格按工艺施工。 6、作业时人员必须统一听从口令,分工明确,严格按规定施工。 7、架棚时,棚梁必须平直,不歪扭,棚距符合规程要求,并保证架棚支护的有效性。 8、棚顶用
5、道木、木楔、木板刹顶,刹顶严密不漏矸,保证支护安全可靠。9、顶板完好的条件下,单体滞后工作面距离不超过12米,顶板破碎有裂隙等特殊地质条件下单体滞后工作面距离不大于7米,掘进时跑车联巷的单体可延破碎机后打设,延伸破碎机后在联巷口架设的台棚下及时打设单体,留有调车的联巷应在抹角处打设单体;液压单体与巷道顶底板应保持垂直,并保证单体底座下无浮煤、活矸,必要时在单体下加柱靴,确保防倒绳在单体之间(上下各连接1道)及单体与顶板之间(单体与顶板连接1道)连接可靠;单体的初承力不小于90KN。 10、设备在通过架棚
6、区时要先仔细观察,确认设备能安全通过时,再放慢行进速度,安全通过此区域,严禁挤、撞钢梁、单体。 11、每班跟班队长要检查打设的单体是否卸压,如有卸压及时安排班内处理。 12、车辆运输钢梁时必须将其捆绑牢固,以防滑落伤人,严禁人货混装。 13、多人抬举、搬运钢梁时,相互配合,步调一致,严禁发生人身伤害及设备损坏事故。 四、防片帮安全技术措施 1、每班每循环必须进行敲帮问顶,每循环敲帮问顶范围从破碎机前一联巷到掌子头。 2、敲帮问顶时若发现顶帮声音异常或有裂缝时,跟班队长必须责令停止一切工作,将人
7、员撤出险区,进行处理,待处理完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作业。 4、交接时,做好本班敲帮问顶记录,并向下一班交代清楚当班存在问题及处理情况。 5、综合服务队挂帮网跟至破碎机后一联巷,破碎机前帮上有离层隐患,由我队及时用煤电钻挂设帮网,若不能处理时要挂“片帮危险”的警示牌。。 五、冒顶事故救灾安全技术措施 若工作面发生大面积冒顶,跟班队长及时向矿调度室及队值班室,首先稳定被困人员情绪,组织人员对冒顶处锁口,首先支设单体,然后及时组织架棚,并将风筒延伸至冒顶处向冒顶区吹风。 1、处理冒顶事故的首要任务是抢救
8、遇险人员和恢复通风。 2、抢救遇险人员应首先与遇险人员取得联系,确定遇险人员的确切位置、人数等。 3、如遇险人员地所在地点通风不好,首先应该加强通风。 4、现场人员当发现冒顶的煤矸埋压住人时,不可惊慌,要在跟班队长和班长的指挥下,严密监视冒落的顶板及煤帮情况,先由外向里进行临时支护,打通安全退路,防止顶板继续冒落伤人。再组织人力迅速抢救被埋人员。在抢救中必须时刻注意抢救人员的安全。 5、觉察到有再次冒顶的危险时,首先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