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82687
大小:17.9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9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台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台阶》教学设计陕西咸阳金山学校赵晓琭【课标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阅读教学设定了一些目标,其中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维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
2、言。依据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我对课程进行了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台阶》是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是一篇反思地方文化的小说,描写的是落后的地方文化中的人生悲途。小说中的父亲,由于自家的台阶低,总感到低人一等,这种长期的心理文化压抑,使他“低眉顺眼”地过了一辈子,言语木讷,少言寡语,形成了一种谦卑的心理。正因为如此,父亲把一生的追求目标锁定在要盖一座有高台阶的新屋上,为此,父亲辛苦地做了漫长的准备。有高台阶的新屋建好了,父亲却衰老了,身体也垮了。通过这篇文章,作者讴歌了父亲坚忍不拔的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是更有
3、一种凄楚、心酸的情感笼罩全篇。小说以“建台阶”这根线索结构全文,将真实情感蕴含在叙述中,细致入微的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情分析】作为初三学生,通过前面两年多时间的语文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作者围绕表现人物和主题进行的细致入微的描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赏析的绝佳文本,通过赏析,唤起了同学们对那段困难岁月的关注,体会到那个年代父辈的艰辛,并进而理解文中的父亲,现实生活中父亲。本文的情节并不复杂,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感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通过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作者生动而细致的描写,理解文章的内涵。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
4、学习中去,不能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有思维阻碍,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时的引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2、品读文中精彩的句子,了解人物性格特点。(二)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父亲,热爱父亲教学重点:学习生动细致描写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教学难点:品读文中的精彩句子,体会其中饱含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父亲在人们的眼中都是崇高而令人尊敬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作者李森祥笔下父亲的形象。二、检查预习1、作者介绍(强调作者作品的艺术特色是文字简
5、洁,善抓细节)2、字词检测(给加点的字注音)凹凼门槛尴尬黏撬涎水揩嘎叽晌午愣住很倔【设计意图】预习的检查,会让学生更加明晰预习新课时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字形字义的检查,可以帮助孩子夯实基础积累,也有利于流畅地阅读课文。三、整体感知,把握情节请大家浏览课文,要求:1、把自然段号标注清楚,便于交流2、复述故事,复述时,要尝试讲清楚以下问题:(1)父亲为什么要盖高台阶的新屋?(2)父亲是怎样为建高台阶的新屋做准备的?(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了?总结:复述故事时,我们要讲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句
6、式:谁,干了什么,结果怎样?【设计意图】文章内容的复述和概况,既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也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两者的区别,学会概括。四、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儿子用他的眼睛观察父亲,用他的心理解父亲,那么儿子笔下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看到的父亲,是儿子笔下的父亲,儿子用他的眼观察着父亲,用他的心理解着父亲,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儿子笔下的父亲到底是什么样的?例:1、“洗脚”:贫困,辛劳不止2、“漫长的准备”:一系列动词,艰辛,决心,坚持不懈,坚韧3、“造屋时的艰辛”:“踩黄泥……”勤劳,艰辛4、“放炮时尴尬的笑”:谦卑,淳朴,忠厚,老实5、
7、“托石板闪腰”:不服老,要强,动作……这就是父亲,那个年代在中国农村几乎处处可见的父亲。他们淳朴、善良,他们卑微地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他们从未放弃为了家人努力的决心。他们的坚韧正是通过作者对父亲神态、动作等方面细微之处的描写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便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往往能带给人更大的震撼——细节背后是人生。我们写作时也要学习通过对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情节加以生动细致描绘的方法,让我们的文章打动人心。【设计意图】本文的语言描写十分细腻生动,很有感染力。让学生充分阅读,用心体会,既是为了了解“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也为把握文章主旨做了铺垫。五、研读课文,探究
8、主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父亲这一形象?赞美、敬爱、同情、悲悯、对理想的坚守,对他坚持不懈精神的学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