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辨析和翻译词类活用

怎样辨析和翻译词类活用

ID:38781629

大小:83.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6-19

怎样辨析和翻译词类活用_第1页
怎样辨析和翻译词类活用_第2页
怎样辨析和翻译词类活用_第3页
怎样辨析和翻译词类活用_第4页
怎样辨析和翻译词类活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怎样辨析和翻译词类活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怎样辨析和翻译词类活用一、什么是词类活用什么是词类活用?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词类。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而划分的类别。比如“目”的的意思是“眼睛”,这是它的词汇意义。“目”在句中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例如:1.余目不明,余耳不聪。(《《管子•枢言》》)2.伤潞子之目。(左传•宣公十五年))3.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礼记•乐记》)4.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史记•留侯世家))例句1的“目”作“明”的主语;例句2的“目”作“伤”的宾语;例句3的“目”作“欲”的定语

2、;例句4的“目”作“送”的状语。这些都是“目“的语法功能,根据“目”的语法功能,我们可以判断“目”的词性是名词。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与现代汉语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古代汉语中的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作为其它类别的词来使用,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例如: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策蹇驴,囊图书,夙行失道,望尘惊悸。(马中锡《中山狼传》)这段话中的“策蹇驴,囊图书”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我们每个词都不理解,可以通过查工具书找到各个词的解释,我们先将各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

3、义对应写在原词下面:原文:策蹇驴,囊图书。释词:鞭子瘸驴,口袋图书。词义明白了,但“鞭子瘸驴,口袋图书”仍然无法理解,因为缺少谓语,在现代汉语中根本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果把“策”和“囊”理解为动词,“用鞭子赶着瘸驴,用口袋装着图书”,句子完整,意思就很通畅了。不过“策”和“囊”本身不具备动词的功能,“用鞭子赶”、“用口袋装”也不是“策”和“囊”的常规的意义,只是在句子中才临时出现这样的意思。这种情况就是“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作为其它类别的词来使用,即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古文中常见

4、的现象,也是阅读古文时经常遇到的理解难点——阅读障碍。虽然如此,但由于它是非常规的,一般在工具书中查不到,只能运用词类活用的有关知识来解决。如何学会用运用词类活用的知识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第一,要理解词类活用的概念,熟悉各种词类活用的主要特点。第二,要多做练习,只有通过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辨析和翻译词类活用的方法来解决阅读障碍。词类活用主要有三种类型:1.名词、形容词等活用为一般动词;2.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3.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这里先介绍名词、形容词等活用作一般动词的情况。二.名词活用为

5、一般动词所谓一般动词,是相对于使动用法、意动用法而言的。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是指名词在句中具有动词的特点,可以带宾语,但不是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例如: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齐景公向孔子问政事。孔子说:“君王要象个君王、大臣要象个大臣、父亲要象个父亲、儿子要象个儿子。”⑵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孔子说到公冶长:“可以给他娶妻了。虽然坐过牢,但不是他的罪过。”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作妻子。⑶老吾老

6、,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齐桓晋文之事》)——尊敬我(家里)的老人,并用这种尊敬之心尊敬别人的老人;疼爱我(家里)的幼儿,并用这种疼爱之心疼爱别人的幼儿。〔一切政治措施都由这一原则出发,统一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⑷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到而勿强。(《荀子•大略》)——君子对待儿子的态度是,疼爱他不表现在脸上,使唤他而不表现出好表情,用道义引导他而不强迫。⑸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中山狼传》)——老人给东郭先生使眼色,让他拿匕首刺杀狼。⑹左右欲刃

7、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左右的人想用刀杀蔺相如,蔺相如睁大眼睛怒叱他们。⑺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借助舟船的人,不能游泳,但也可以横渡江河。⑻先生且喜且愕,舍狼而前。(《中山狼传》)——东郭先生又高兴又惊愕,离开了狼走上前去。⑼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韩信拜将》)——大王的计划一定要向东发展,如果能任用韩信,韩信就留下来。不能任用韩信,韩信最终一定要逃跑。⑽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孟子

8、•藤文公下》)——有楚国的大夫在这里,想让他的孩子学习说齐国话。那么,是找齐国人来教他呢?还是找楚国人来教他呢?例句①“君”、“臣”、“父”、“子”作为名词的意思并不难理解,但第二个“君”、“臣”、“父”、“子”都活用为动词,指他们的品行要“像君”、“像臣”、“像父”、“像子”。例句②的“妻”本来是名词,妻子,在句中却有了动词性,“娶妻”、“嫁女。”例句③的“老”、“幼”本指“老人”、“幼儿”,第一个都活用为动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