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67655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9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第一学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题桃花源记陶渊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字词。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前进。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教学类型“五部曲”课堂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追忆•感悟:1、学生:各团队在1分钟内拟出有关上一节课内容的知识问题,然后互相抽问。2、老师:请指出《故宫博物院》一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顺序,及使用的说明方法。二、新授•互动:(一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湖南省有一处风景独特,倍受世人青睐的旅游胜地,她因东晋时期一位诗人的名作而闻名天下。大家知道是哪吗?(桃源县桃花源旅游胜地)。有一个成语:“世外桃源”,它出自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如果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简介。1、作者陶渊明: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
3、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他此后的创作起了积极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2、关于作品:《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
4、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记,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可记人和事,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3、关于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三)、疏通词句。1.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教师要纠正读音错误,不明显的句读错误暂时不予纠正,留待下面的教学环节。豁(huò)
5、然开朗俨(yǎn)然阡(qiān)陌垂髫(tiáo)诣(yì)太守刘子骥(jì)2.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可让小组学生发言提出.集体讨论。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类整理,要求学生领会掌握以下加点字同的含义: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尽头芳草鲜美:鲜嫩美丽。现在指食物味道好。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现在指神情庄重或假装正经的样子。阡陌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各种运输的总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用特征来指代老人和小孩愉快为具言所闻:向,对乃不知有汉:竟乃大惊:竟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地具答之:详细地甚异之:对……感到惊异咸来问讯:都复延至其家:请率妻子邑人…:妻子儿
6、女。现在指男子的配偶。同乡无论魏晋:更不用说。现在用作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不足为外人道也:值得处处志之:同“誌”,作标记谐太守:到…去说如此:像这样。现在指“这样”。寻病终:不久死3.学生分组齐读,在朗读中感悟“世外桃源”这一理想世界。三、聚焦•点拨:1、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2、记,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可记人和事,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3、读准生字,识记常见的重要的文言字词。四、导航•探学:1、辨别文中“交通”、“妻子”、“绝境”、“无论”等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里的不同。2、课文中,“美”
7、、“乐”、“奇”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作者的笔下,“美”、“乐”、“奇”的“世外桃源”是怎样的社会。3、翻译全文。五、测评•反馈:1、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2分)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全对的一项是()(2分)A.便得一山(得到)既出,得其船(找到)B.便舍船(舍弃、放弃)屋舍严然(房屋)C.缘溪行(行船)复行数十步(步行)D.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3、选出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2分)A渔人甚异之B.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C.具答之D.闻之,欣然规往4、下列各旬的加点字,不能用“都”解释的是()(2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