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57867
大小:9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19
《课题申报表--养成习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附件6:中国教育学会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十二五”研究课题《以“校长为首,品德课程为主”构建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实验研究》子课题申报表课题名称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课题负责人王培周负责人所在单位岚山区后村镇宅二小学填表日期2011年6月山东省小学德育课程实验研究课题组-10-一、基本情况课题名称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负责人姓名王培周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73年5月20日行政职务校长专业职务中一学历大学电子邮箱hczhaike@163.com工作单位岚山区后村镇宅二小学联系电话0633--8843806通讯地址岚山区后村镇宅二小学邮政编码276816研究专长德育工作
2、课题组主要成员姓名性别年龄职务学历工作单位研究专长课题组分工袁安玉男35教导主任大学岚山区后村宅二小学教学学习习惯养成袁正新男44辅导员大专岚山区后村宅二小学德育常规礼仪养成李政业男24年级主任大学岚山区后村宅二小学年级教学生活习惯养成陈为学男51年级主任大专岚山区后村宅二小学年级教学生活习惯养成周祥帅男50安全办大专岚山区后村宅二小学年级教学安全习惯养成预期主要成果CA、专著B、论文C、研究报告D、工具书E、其它经费来源及数额学校公用经费6000.00元预期完成时间2012年7月-10-二、课题论证1、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养成教育是近几年来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简单的说,养成教
3、育是以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根本,把品德养成、行为习惯养成和生活能力养成为基本内容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它既是一种基础教育,也是一种综合教育,可以存在于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据研究资料表明,一个人一天中的行为,大约只有百分之五的属于非习惯性的,而习惯性的行为几乎占百分之九十五。也许这一数据有一点令人难以置信,但恐怕也没有人会否认良好习惯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养成教育是一种关怀一生的教育。人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关键时期,少年儿童阶段是进行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对少年儿童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少年儿童时期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今后很难矫正,有的可能伴随人的一生。-10-就国内外现有研究
4、看,养成教育理论很多,但纯粹的小学生养成教育理论研究很少见。从已有研究看,学者们往往将习惯与人格的研究置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之中。就国内外情况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如瑞士学者皮亚杰(JEANPIAGET)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柯尔伯格(L.KOHLBERG)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再如精
5、神分析学派关于儿童焦虑和移情作用的研究,以及前苏联心理学家关于儿童羞愧感的研究,则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问题。又如班杜拉(A.BANDURA)和西亚斯(R.SEARS)的社会学习理论,则重点研究了儿童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发展问题。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可喜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大都被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介绍到国内,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早期的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近期潘菽和朱智贤等人对儿童心理的研究等。在行为规范教育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有校内外,人前人后行为不一致的现象。究其原因,除学生年幼意志薄弱,
6、自控能力差,情感宣泄易转移外,往往是规范准则未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念所致。因此,强化规范教育,不仅要优化外部环境,更要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促使其把社会和学校提出的行为规范和期望变成学生自己的内在需要,才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学校要引导、帮助小学生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现代文明公德和社会规范的四有新人。-10-2、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目标和主要内容:依照学校的养成教育标准,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载体,促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形成,具体达成如下目标:一、常规礼仪养成:㈠学校礼仪养成:1、升旗礼仪养成:按学校规定佩带红领巾或校徽等,保持
7、红领巾、校徽整洁。脱帽肃立,面向旗杆方向立正站好,不交谈或做其他动作。、升国旗奏国歌时面向国旗,行队礼或注目礼,直到国旗升至杆顶。唱国歌时要肃立,神态庄重,歌词正确、音调准确,声音洪亮。2、课内外行为养成:发言先举手,老师允许后再发言。发言时口齿清楚,声音适度。老师提问时要起立回答。专心倾听他人发言。不打架、不骂人,使用文明用语。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活动时讲秩序,不妨碍其他同学活动。3、尊师爱生养成:尊重老师的劳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