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舟:第四单元教学辅导(总论)

邓海舟:第四单元教学辅导(总论)

ID:38753697

大小:37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6-18

邓海舟:第四单元教学辅导(总论)_第1页
邓海舟:第四单元教学辅导(总论)_第2页
邓海舟:第四单元教学辅导(总论)_第3页
邓海舟:第四单元教学辅导(总论)_第4页
邓海舟:第四单元教学辅导(总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邓海舟:第四单元教学辅导(总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50-81页)第10课鸦片战争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13课辛亥革命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16课 抗日战争第17课解放战争2011北京37(4)、阅读下表资料,围绕爱国,提炼一个涵盖若干条资料的主题,并将符合该主题的资料序号挑选出来。(8分)结合所学,补充一条符合该主题的新资料并加以简要阐释。(4分)要求:提炼的主题必须涵盖两条以上资料,立意明确;符合该主题的资料要选择完整,无遗漏;逻辑清晰合理。序号资料1江南制造总局2“文学革命”3武昌

2、起义4“自强”“求富”5三民主义6师夷长技以制夷7京张铁路8南京大屠杀9北伐战争10虎门销烟11中国同盟会12南昌起义高考的重点、难点【37(4)】平均分4.29(满分12分)示例:抵抗侵略:6、10武装打击反动势力:3、9、12中共的奋斗:9、12孙中山的爱国举措:3、5、11实业救国:1、7思想探索:4、5、6示例:政治领域的爱国主义表现:3、5、9、10、11、12经济领域的爱国主义表现:1、4、7文化领域的爱国主义表现:2、62011北京39(2)、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概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的

3、贡献。(8分)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必修1)领导根据地军民抗战;(必修1)推动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选修2)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选修4)高考的重点、难点37(2)分析《日本国志》在甲午战争后受到维新派重视的原因。(4分)高考的重点、难点2011北京高考(12分)16.“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17.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

4、”(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18.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在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2011北京高考:中国近代史共36分2010北京高考15.“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

5、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A.魏源B.王韬C.宋教仁D.胡适17.“上海的炮声应该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18.图7是拍摄于山海关的历史照片,图中的

6、解放军主力即将参加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两个过程说: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将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革命过程。(革命史观)三大高潮说:太平天国革命、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革命史观)近代化是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演进到近代后的发展方向。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近代化史观)两种史观(2007年广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

7、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1)按照

8、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①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