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研究综述

杨绛研究综述

ID:38748454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8

杨绛研究综述_第1页
杨绛研究综述_第2页
杨绛研究综述_第3页
杨绛研究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杨绛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杨绛研究综述杨绛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学者兼作家。她的创作量并不丰,但她显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学多面手。作为翻译家,她翻译过《堂吉诃德》、《小癞子》、《吉尔拉布斯》等西班牙名著;作为文学理论家,她对中西方小说戏剧理论有系统研究,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并结集为《春泥集》、《关于小说》出版;她又是个广泛涉猎各种文体、进行多样化尝试的作家。1933年她初涉文坛发表了第一篇作品——《收脚印》;其第一篇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于1934年初发表于林徽因主编的《大公报文艺副刊》。而最初使杨绛在文坛享有盛誉的是其在40年代

2、创作的两部喜剧《称心如意》(1942年作1944年世界书局出版)和《弄真成假》(1943年作1945年世界书局出版),并以“喜剧的双壁”①在沦陷区的上海家喻户晓;新时期以来连连推出短篇小说集《倒影集》长篇巨制《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家庭纪事散文《我们仨》等,以其极富个性的鲜妍风格而独安于文坛的边缘一隅。2004年5月,杨绛先生从事创作70周年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结集为250万字的八卷本《杨绛文集》。一、关于杨绛在文学史地位的研究杨绛的著作跨越70年的时空,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演进和一个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3、更以其独特的况味和风格历久弥新。近年来,伴随着“边缘作家”作品研究的深入开掘,杨绛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正逐渐被人们认识。1945年夏衍读到杨绛的剧作,“觉得耳目一新”因此,他指出:“谈当代的剧作家不提杨绛是不公道的。”②柯灵说:“杨绛的笑是用泪水洗过的,所以笑得明净,笑得蕴藉,笑得有橄榄式的回甘”③,李健吾将其与丁西林相提并论:“第一道纪程碑属诸丁西林,人所共知,第二道我将欢欢喜喜地指出乃是杨绛女士。”④肯定了杨绛在中国世态喜剧中的地位。她的散文在1989年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评选

4、活动中名列榜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至今,杨绛研究领域大量专题论文层出不穷,两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相关专著《钱钟书杨绛研究资料集》和《杨绛评传》的相继问世就可以证明。二、关于杨绛研究成果二十世纪40年代的杨绛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的评论文章还属于作家印象点评,谈不上具有很强的思辩色彩,明显的带有评论者的主观情感倾向。但麦耶,杨度等人的评论通过对作品的条分缕析也对后人研究影响很大。1949年后,杨绛在外国文学研究所做研究员,她主要致力于文学翻译工作文革结束后,杨绛才又开始文学创作。杨绛的创作出现了隔断,杨绛的研究也

5、自然出现了隔断。杨绛研究在建国后的研究应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八十年代以来,研究者逐步摆脱过去凝固的僵化的批评观念和批评模式,杨绛研究也和其他作家研究一样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由于杨绛创作体裁多样,本部分将分门别类地介绍杨绛研究的状况:戏剧:由于中国现代戏剧研究的逐步深入,杨绛的戏剧又走进研究者的视野。较早的两篇论文是1986年庄浩然的《论杨绛喜剧的外来影响和民族风格》和1988年张静河的《并峙于黑暗王国中的喜剧双峰——论抗战时期李健吾杨绛的喜剧创作》。进入九十年代后的论文有《论杨绛的喜剧――兼谈中国现代幽默喜剧的

6、世态化》、《论杨绛小说的喜剧风格》、《杨绛世态人情喜剧与意义的重新发现――谈〈称心如意〉〈弄真成假〉的文学史价值》、《论杨绛喜剧精神的人生与艺术资源》、《上海城市文化与杨绛的喜剧创作》等,这些论文从演讲喜剧的外来影响!文化来源!文学史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大多属于就作品本身的单向研究。本时期还有研究者把杨绛放在作家流派!时代思潮的群体中进行研究,更显示出杨绛喜剧创作的文学史价值。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许道明。许道明在其论著《京派文学的世界》一书里将杨绛看成是京派喜剧在丁西林,李健吾之后的又一发展。他认为杨绛喜剧的创作特色来

7、自于“用京派的态度写海派的世界”⑤,不管是题材选择的敏感精妙,还是在戏剧结构矛盾中所显示出来的幽默和讽刺,无不与此相关。这一论点揭示了杨绛喜剧创作出现“审美距离”感的动因,从流派思潮的影响和现实生活的具体多变的关系上回答了长久以来杨绛到底是喜剧作家还是悲剧作家的问题,很具有启发性。钱理群等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在沦陷区戏剧文学一章中对杨绛的喜剧创作进行了论述,认为杨绛的喜剧创作“雅俗共赏”,即同时为市民观众与知识界欢迎。散文:杨绛散文代表作《干校六记》出版于1981年,畅销于整个80年代,在港澳台均出版了繁体

8、字单行本,并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外出版。这时期杨绛还有随笔集《将饮茶》。对杨绛散文的推介最早主要是感想类文章,如:敏泽和于晴的感想,揭示了《干校六记》的艺术特色:“悱恻缠绵,哀而不伤,怒而不怨,句句真话”⑥,指出《干校六记》是作者在人生磨难之中心灵的追求。关于杨绛散文的论文较早的是1985年张晓东的《杨绛的情感世界——干校六记艺术浅论》。作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