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中的狐意象

先秦文学中的狐意象

ID:38747349

大小:6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8

先秦文学中的狐意象_第1页
先秦文学中的狐意象_第2页
先秦文学中的狐意象_第3页
先秦文学中的狐意象_第4页
先秦文学中的狐意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秦文学中的狐意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先秦文学中的狐意象[内容摘要]狐是中国文学中重要的文学意象,狐文化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先秦时期,狐已经是人们熟悉的动物,也是文学中常出现的神兽形象,狐在上古时代有着多重的象征和复杂的文化内涵,从生活中原生态的动物到原始氏族的族徽,人们崇拜的对象,进而到文学中的不同的象征意象,狐文化经过了不断发展和演化。[关键字]狐;青丘;狐意象;狐裘狐,从古代到现代为人们所熟知,狐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而又带有神秘色彩的一道风景。早在先秦时期,狐已经是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动物形象之一,经过不断的演化与发展,狐意象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复杂的象征意义,对后世文学及整个中国文化

2、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从先民生活中狐的原型着手,探析先秦文学中狐意象的类型及其文化内涵。一、原生态的狐意象狐狸本是两种动物,《左传·襄公十四年》:“狐狸所居,豺狼所号。”狸的别名极多,又称山猫、猫狸等,躯体较小,今日统称狐狸,其实偏向狐居多。甲骨文中并无“狐”字,仅有“狸”,至《周易》才有明确的猎狐记载,因此,狐这种北方常见的动物,在华夏文明早期即以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之物。《诗经》中共有十篇诗歌提到了“狐”,其中《国风》七篇,《小雅》二篇,《大雅》一篇。如《诗经·齐风·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绥绥”之“雄狐”;《邶风·北风》:“莫赤匪狐,莫黑匪鸟”之“赤狐”

3、;《豳风·七月》:“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之“狐狸”;《小雅·何草不黄》:“有芃者狐,率彼幽草”之“芃狐”。构成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审美意象。上古时代,“貉”与狐狸不分,《毛传》:“于貉,谓取狐狸皮也。”《毛传》尚且如此,更不必说《诗经》产生的年代了,而且除此之外,《魏风·伐檀》还写到了“貆”,“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具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郑笺》云:“貉子曰貆。”还说“冬猎曰狩,宵田曰猎。”这样的话,貆也应该是先民们冬猎的目标之一,貆皮也可能是古人制裘的上等材料。可见《诗经》时代的先民似乎不能严格的区分貉、狐、狸和貆,而从中反映出人们与狐的关系正是最原生

4、态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古人在猎狐过程中,累积了对狐性的观察,这些经验因而进入之后语言文字中说狐的依据。李剑国先生在《中国狐文化》中总结了以下几种关于狐的特征:(1)昼伏夜出;《庄子》谓狐“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2)狐性多疑;(3)机智多诈;《战国策·楚策一》中的寓言“狐假虎威”就表现了狐狸的机智与狡诈。(4)狐死首丘。屈原《九章·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淮南子》中还有“狐狸首穴”的说法。可见,上古先民已经对狐有了熟悉的了解,狐狸是人们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动物,只是那时的狐是以原生态的普通动物形象出现的,仅是先民们狩猎的主要对象之一。二、象征性

5、的狐意象(一)图腾崇拜先秦时期,图腾崇拜作为一种历史传统,在社会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给文学创作以巨大的影响,先秦文学中的狐意象和原始图腾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7中国上古有许多关于九尾狐、白狐的传说,所谓的九尾狐,李炳海先生在《部族文化与先秦文学》中认为是由九个氏族组成的狐图腾集团。①对此,学术界已经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山海经》三次提到九尾狐:“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南山经》)“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大荒东经》)“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海外东经》)有关九尾狐的记载都提到青丘,青丘,或称青丘之山,或

6、称青丘之国,指的是同一个区域。《海外东经》、《大荒东经》记录的是东部地区的风物传说,所涉空间多是东夷故地,《逸周书·王会解》也有“青丘狐九尾”的记载,孔晁注:“青丘,东海地名。”青丘,亦作青邱,又名长洲。古代却又长洲之地,《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吴地传》叙述吴王阖闾的活动时写道“秋冬治城中,春夏治姑胥之台,旦食于纽山,昼游于胥母,射于躯陂,驰于游台,兴乐趣,走犬长洲”。由此看来,狐图腾集团聚居的青丘,又名长洲,处在太湖附近,那里传说是太昊伏羲氏的发祥地,华胥履大迹的雷泽传说就是太湖,所以,狐图腾和太昊伏羲氏有关。太昊氏风姓,是风夷之祖,他的后裔任、宿、须句和颛臾也都是风姓

7、,春秋时期生活在曲阜附近。《长洲记》对狐图腾集团聚居的长洲有如下记载:“一洲之上,专是林木,故一名青丘,又有仙草灵药,甘夜玉英,靡所不有。又有风山,山恒有雷。”狐图腾集团风姓,出自太昊氏,恍惚迷离的历史传说留下了这方面的证据。《楚辞·离骚》批评后羿“好射夫封狐”,《淮南子·本经洲》记载后羿“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二者讲的是同一回事,都是说后羿在青丘之地战败狐图腾集团,至于《离骚》的封狐,实际上应该是风狐,亦是风姓的狐图腾集团。先秦时期,风、封因音通而通用。《管子·五行》提到黄帝六相有大封,丁山先生指出:“六相之中的司马官大封,显然是’大风’的化名”“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