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材料

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材料

ID:38746036

大小:38.2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8

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材料_第1页
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材料_第2页
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材料_第3页
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材料_第4页
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1与朱元思书文章体裁:书信体骈体文:古代汉民族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富春山全貌,是作者游富春江的背景,同时也写出了天气的晴朗。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富春江沿岸的景色特点,文章中心句(总纲)写出了山“奇”水“异”的特点。(第一段,总述)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正面描写水清的特点;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描写,运用写作手法:正侧结合。体现水之清澈。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流之湍急。(第二段,分写水流的清和急两大特点。)5.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最能体现山势的句子,运用了拟

2、人的手法,写出山峰极致的险峻。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厌弃尘世,淡泊名利,向往安静恬淡生活的人生态度。通过写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和忙于政务的人的感受,从侧面突出了山的雄奇与优美。(第三段,分写山峰的雄奇,山势的险峻)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抒发了作者(前半部)寄情山水,厌弃尘俗(后半部)的清高思想。作者归隐避世,淡泊名利的心理,表达了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表达了作者志趣:对功名利禄的蔑视,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2.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何处?写山

3、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奇在山峰之高耸、险峻)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异在水之清澈、湍急。)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对偶)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对比)22.五柳先生传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表现性格特点。生活贫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他有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刻画了一个率真自

4、然(从“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体现)、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闲静少言的形象。2.“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不汲汲于富贵3.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读书不为升官发财,表现他不为功名利禄而折腰。体现其率真自然的性格特点。4.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1)“好读书”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这是他不追求名利的体现。(

5、2)性嗜酒。他饮酒时“造饮辄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3)著文章。其目的“自娱”,这正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这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他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5.文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23.马说文章体裁:议论文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1.不以千里称也(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根本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

6、不外见。(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其真不知马也。)(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2.说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统治阶级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不满、痛斥及鞭挞。3.用马者的三个愚昧举动?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怎样理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因为首先是没有得到正常的喂养,食不饱,本领根本表现不出来,所以和普通的马都无法比,与食马者的无知愚妄浅薄,才造成了这样的原因,表现了作者食马者的讽刺、批判、不满。文中的几个比喻义

7、:千里马(人才)伯乐(识别人才之人)奴隶人、食马者、用马者(愚昧的封建统治者。)5.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作用。本文的主旨是:其真不知马也运用排比句式表达作者对“食马者”强烈愤慨之情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面对不公平的待遇,表现作者愤世嫉俗心情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愚昧的最终表现:曰:“天下无马!”24.送

8、东阳马生序1.文中从哪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