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诗歌的现实与未来

新世纪诗歌的现实与未来

ID:38727578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8

新世纪诗歌的现实与未来_第1页
新世纪诗歌的现实与未来_第2页
新世纪诗歌的现实与未来_第3页
新世纪诗歌的现实与未来_第4页
新世纪诗歌的现实与未来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世纪诗歌的现实与未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世纪诗歌的现实与未来摘要:“新世纪诗歌”是以中国最近十年来诗歌发展整体现象的一种称谓,它不再以思潮写作为特点,呈现出多元化创作态势,观点林立,乱象纷呈,这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必然过程。文章在客观总结的基础上就其现状进行一些探讨分析,共同期待和探索中国诗歌的未来。关键词:新世纪诗歌;现实;未来新世纪诗歌这一概念是由“新世纪文学”的概念自然延伸出来的。“新世纪诗歌”的命名,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纯粹的时间概念,是指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一种整体现象。但是,新世纪诗歌并不是单纯地指从2000年1月1日为时间断代后的

2、诗歌。实际上,“新世纪诗歌”的起源,应当前推到1999年的“盘峰诗会”。1999年4月16-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市作协、《诗探索》、《北京文学》在北京平谷县盘峰宾馆联合召开了“世纪之交:中国诗歌创作态势与理论建设研讨会”,引发了“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论争与交锋。“盘峰诗会”中的争论,使得这以后诗歌写作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为新世纪诗歌的“纷乱”现象开了一个头。“盘峰诗会”后,诗歌的思潮悄然退隐,诗歌的写作也不再以思潮为特点,基本上处于一种没有“焦点”新世纪诗歌的现实与未来摘要:

3、“新世纪诗歌”是以中国最近十年来诗歌发展整体现象的一种称谓,它不再以思潮写作为特点,呈现出多元化创作态势,观点林立,乱象纷呈,这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必然过程。文章在客观总结的基础上就其现状进行一些探讨分析,共同期待和探索中国诗歌的未来。关键词:新世纪诗歌;现实;未来新世纪诗歌这一概念是由“新世纪文学”的概念自然延伸出来的。“新世纪诗歌”的命名,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纯粹的时间概念,是指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一种整体现象。但是,新世纪诗歌并不是单纯地指从2000年1月1日为时间断代后的诗歌。实际上,“新世纪诗歌”

4、的起源,应当前推到1999年的“盘峰诗会”。1999年4月16-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市作协、《诗探索》、《北京文学》在北京平谷县盘峰宾馆联合召开了“世纪之交:中国诗歌创作态势与理论建设研讨会”,引发了“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论争与交锋。“盘峰诗会”中的争论,使得这以后诗歌写作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为新世纪诗歌的“纷乱”现象开了一个头。“盘峰诗会”后,诗歌的思潮悄然退隐,诗歌的写作也不再以思潮为特点,基本上处于一种没有“焦点”的状态。对新世纪诗歌的探讨从进入新世纪以来就没有停止过,

5、2010年尤甚。2010年,国内诗界以新世纪头10年为断代,对新世纪诗歌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尤其是由许多网络论坛发起的研讨会和以10年为选本的诗集的出版,都对新世纪诗歌作了各种范围的讨论。但这些讨论也正如新世纪诗歌的现状一样,是十分“纷乱”的。叶延滨认为,当代诗歌可分为主刊物、社团媒体、网络和学院四个大的板块。在我看来,新世纪诗歌的现实正是这四大板块间的矛盾冲突以及相互依存。新世纪诗歌的第一个现实是神性写作与兽性写作所引起的强硬对抗。神性写作与兽性写作的最初提出者,是诗人刘诚。2004年他发起了第三极

6、文学运动,并提出了神性写作的概念。刘诚所说的神性写作,指的是那些向上的写作,有道德感的写作和有承担的写作。神性写作认为,文学要成为参与时代精神重建的正面力量,以极端强硬的姿态,对当代文学商业化、解构化、痞子化、色情化、贱民化、垃圾化、空洞化、娱乐化的倾向说不。而兽性写作,则泛指那些向下的写作,如本能的写作,欲望的写作,醉生梦死的写作,肉体的写作,垃圾的写作,崇低的写作,自渎的写作,破坏的写作等等。新世纪诗歌神性写作与兽性写作的对立局面,对新世纪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形成了新世纪诗歌的基本格局

7、。这种格局的形成,正是新世纪诗歌最富有创造力和发展潜力的所在。那些坚持神性写作或者坚持兽性写作的诗人,站在各自的美学立场反对对方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只是坚持这种严格的二元对立却对整个诗歌的发展是不利的,它让诗人走向狭隘,让诗歌走向狭隘,任何艺术形式都应该具有一定的包容性才能从容发展。新世纪诗歌的第二个现实是诗歌的时代精神要求与普世价值之间的论争远没有停止。在2010年8月13日晚由大型民刊《第三极》、新浪第三极作家群落博客联合发起的中国诗歌微博论坛第一届在线诗歌讨论会上,与会的诗人就中国诗歌有没有可

8、能赢得世界文学的尊重进行了长时间的辩论。其中有两种观念值得关注:一种认为,只有全人类的普世价值才能为我们的诗歌提供广阔的视野和最大的历史文化景深,并认为普世价值是诗歌写作者要千方百计地搭上的最后的轮渡;而另一种观念则认为,最迫切的是要找到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所有文化都有相应的元素。这两种争论,其实是新世纪诗歌在创作过程中诗人的价值取向的争论,从文本的角度而言,是没有可能结束的。诗歌是应该有包容性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促进诗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