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2010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表

fg2010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表

ID:38721179

大小:225.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6-18

上传者:asd881529
fg2010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表_第1页
fg2010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表_第2页
fg2010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表_第3页
fg2010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表_第4页
fg2010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表_第5页
fg2010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表_第6页
fg2010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表_第7页
fg2010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表_第8页
fg2010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表_第9页
fg2010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表_第10页
资源描述:

《fg2010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2010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表推荐单位生命科学学院所属学校湖州师范学院(是否部属)课程名称材料科学与基础课程层次(本/专)本科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验)课所属一级学科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所属二级学科名称材料学课程负责人曹枫申报日期2010.5.18湖州师范学院制二○一○年四月29 填写要求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29 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名曹枫性别男出生年月1971年7月最终学历研究生职称教授电话2322698学位博士职务生科院副院长传真2321166所在院系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系E-mailcaofeng@hutc.zj.cn通信地址(邮编)湖州市学士路1号湖州师范学院(313000)研究方向耐火材料,无机功能材料1-2教学情况近三年承担教学工作如下:物理化学,专业基础课,5学时/周,3届,80多名学生;材料科学基础,专业基础课,4学时/周,3届,100多名学生。物理化学实验,专业基础课,4学时/周,2届,80多名学生;陶瓷材料学,专业课,3学时/周,1届,40名学生;耐火材料工艺学,专业课,3学时/周,2届,150多名学生;2007-2009间指导材料化学、化学(师范)、制药工程专业和精细化工专业20名学生毕业论文(其中1人优秀毕业论文)。连续3次教学评教为A。主持湖州师范学院教学研究课题一项:以科研训练为手段培养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探究,研究年限2010年至2011年。发表第一作者教学改革论文一篇:材料化学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思考,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1):29-321-3学术研究一、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限5项)1.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海藻酸钠/TiO2纳米核壳结构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编号:2009R10050)(排名第一)2.永兴特钢股份有限公司“耐蚀高钼不锈钢管坯的产业化技术研究”(排名第一)3.浙江红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引流砂的开发研制”(排名第一)4.教育部留学回国科研启动基金“塑性喷补技术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排名第一)5.湖州市市校合作项目“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增强互动,加快湖州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排名第一)二、以第一署名人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限5项)1.曹枫等,毛细管区带带电泳中场增强进样柱内富集的非线性特征,分析化学2009.7(SCI收录)2.曹枫等,溶胶-凝胶结合耐火浇注料抗CO侵蚀性能研究,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2(SCI收录)3.曹枫等,高炉喷补料抗CO气体侵蚀动力学研究,高技术通讯,Vol.12(12)200629 (EI收录)4.曹枫等,Effectofrheologicalbehaviorofpartical-watersuspensionsonpropertiesofgunnedrefractoryforblastfurnace,JournalofIronandSteelResearchInternational,Vol.13(1)2006(SCI收录)5.曹枫等,Thecombustionefficienciesofthewasteplasticsassupplementalfuelforblastfurnace,SteelResearchInternational,Vol.76(10)2005(SCI收录)三、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限5项)1.“高炉热喷补料的应用研究”获2006年度冶金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二)。2.“5FB缠绕式汽车离合器面片的研制与开发”通过省科技厅鉴定获得浙江省科技成果证书(排名第三)。3.2007年获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4.2009年获选湖州师范学院“526人才工程”优秀中青年学者5.2009年获选湖州市第二届青年科技奖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29 2.主讲教师情况⑴2⑴-1基本信息姓名唐培松性别男出生年月1975.11最终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电话13706529607学位博士职务传真所在院系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系E-mailtangps@hutc.zj.cn通信地址(邮编)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系(313000)研究方向纳米材料2⑴-2教学情况讲授主要课程(2007-10以来):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总人数无机化学专业基础44283人无机化学实验专业基础34283人精细化学品化学专业课3148人分析化学专业基础4136人分析化学实验专业基础32120人纳米材料结构与性能专业课32159人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总人数17人获得教学奖励情况:2007年10月,湖州师范学院校级“优秀班主任”;2008年12月,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我最喜爱的老师”;2009年12月,湖州师范学院“教师实验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主持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2008年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提高应用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研究”(编号:GJD09019)2⑴-3学术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篇):1.PeisongTang,ZhanglianHong,XianpingFan,MinquanWang.PreparationofnanosizeTiO2catalystwithhighphotocatalyticactivityundervisiblelightirradiationbyacetonehydrothermalmethod.ChineseJournalofCatalysis.2004,25(12):925-927(SCI)2.唐培松,洪樟连等.水热合成温度对纳米TiO2特性及其可见光波段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环境科学学报,2005,25(8):1021-1028(SCI)3.唐培松,洪樟连等.可见光波段高催化活性纳米TiO2制备及性能研究。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33:277-280(SCI)4.唐培松,洪樟连等.可见光激发高光催化活性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丙酮溶剂水热合成、特性表征与光催化活性起因。太阳能学报,2006,27(3):289-293(EI)唐培松,王民权等.半导体TiO2光催化剂及其有机光敏化研究进展。材料导报,2003,17(10):33-36(核心)科研项目(1项):主持湖州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可见光催化高活性纳米TiO2材料的制备及其处理污水研究(批准号2007YZ06)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9 2.主讲教师情况⑵2⑵-1基本信息姓名潘国祥性别男出生年月1981.11最终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电话2321166学位博士职务无传真所在院系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系E-mailpgxzjut@163.com通信地址(邮编)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313000研究方向无机层状功能材料、催化新材料、材料模拟2⑵-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1、《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公共课,4学时/周,06,07,08届,共180人。2、拟担任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纳米生物材料、复合材料等课程教学工作。2⑵-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新型PVC改性剂——LDHs材料结构与性能调变规律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合同编号:Y406069,2007-01-01到2009-12-01(排名第六);[2]《聚酰亚胺(APBIA)绿色合成技术的研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合同编号:2007C1109,2007-03-01到2008-12-01(排名第六);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1]潘国祥,倪哲明,曹枫,李小年.新型镍锡铝水滑石的合成及还原性能,硅酸盐学报,2009,37(10):1730-1734[2]潘国祥,倪哲明,王芳,王建国,李小年.二氟尼柳/水滑石插层组装结构、氢键及水合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物理化学学报,2009,25(2):223-228.(SCI)[3]潘国祥,倪哲明,王力耕,李小年.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MSO溶剂中邻-二(吡咯-2-甲酰胺基)亚苯与卤素阴离子间的超分子作用.化学学报,2007,65(21):2377-2381.(SCI)[4]潘国祥,倪哲明,李小年.类水滑石主体层板与客体CO32-、H2O间的超分子作用.物理化学学报.2007, 23(8):1195-1200.(SCI)[5]潘国祥,倪哲明,王力耕.密度泛函理论研究间硝基苯基吡咯酰胺识别卤素阴离子.化学学报,2007,65(5):385-389.(SCI)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1]2009.3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三;[2]2007.12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排名第二.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9 2.主讲教师情况⑶2⑶-1基本信息姓名徐敏虹性别女出生年月1982.11最终学历研究生职称助理实验员电话学位硕士职务传真所在院系生命科学学院E-mailminhongxu@hutc.zj.cnn’通信地址(邮编)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313000)研究方向功能材料2⑶-2教学情况讲授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专业课课时3/周2届150人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总人数5人2⑶-3学术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徐敏虹,吕汪洋,李楠,姚玉元,陈文兴.酞菁负载纤维素纤维对活性染料的氧化脱色.纺织学报.2008,7:14.2.徐敏虹,吕汪洋,刘凡,陈文兴.新型水溶性金属酞菁衍生物的制备和表征.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8,25(3):237.3.ChenWenxing,LuWangyang,YaoYuyuan,XuMinhong.HighlyEfficientDecompositionofOrganicDyesbyAqueous-FiberPhaseTransferandinSituCatalyticOxidationUsingFiberSupportedCobaltPhthalocyanine.Environ.Sci.Technol.2007,41:6240-6245.4.WangyangLu,WenxingChen,NanLi,MinhongXu,YuyuanYao.Oxidativeremovalof4-nitrophenolusingactivatedcarbonfiberandhydrogenperoxidetoenhancereactivityofmetallophthalocyanine.AppliedCatalysisB:Environmental,2009,87,146-151.陈文兴,吕汪洋,徐敏虹,姚玉元.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申请号:20081005924.8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9 2.主讲教师情况⑷2⑷-1基本信息姓名陈海锋性别男出生年月1980.10最终学历研究生职称助教电话2318059学位硕士职务传真2321166所在院系生命科学学院E-mailheadder@hutc.zj.cn通信地址(邮编)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313000)研究方向无机功能材料和纳米材料2⑷-2教学情况主要课程:1.无机化学及实验(理论)基础课课时3/周3届273人2.结构化学专业基础课课时3/周2届84人3.材料物理专业课课时3/周1届36人4.纳米材料结构与性能专业课课时3/周1届36人5.材料结构分析专业课课时3/周1届36人实践教学:1.无机化学及实验(实验)基础课30课时3届394人2.结构化学实验专业基础课12课时2届84人3.毕业论文本科生7,专科生3人4.实习050923班制药专业实习43人教学研究课题:湖州师范学院2009年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教学型地方高校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调查与研究”(编号:GJD09019)2⑷-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主持浙江省分析测试科技计划项目“聚氨酯塑料中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色谱质谱检测方法研究”(编号:2008F70042)。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1.陈海锋,王智宇,陈建军等.原位分散法制备纳米SiO2改性涂料及其光老化性能.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33):9-12(SCI)2.WangZhiyu;ChenHaifeng;TangPeisong;MaoWeiping;ZhangFuan;QianGuodong;FanXianping.Hydrothermalinsitupreparationofthecopperphthalocyaninetetrasulfonatemodifiedtitaniumdioxidephotocatalyst,ColloidsandSurfacesA:PhysicochemicalandEngineeringAspects,2006,(289):207-211(SCI)3.ZhiyuWang,WeipingMao,HaifengChen,FuanZhang,XianpingFan,GuodongQian,Copper(II)phthalocyaninetetrasulfonatesensitizednanocrystallinetitaniaphotocatalyst:Synthesisinsituandphotocatalysisundervisiblelight,CatalysisCommunications,2006,(7):518-522(SCI)4.王智宇,林旭添,陈海锋,樊先平,钱国栋.原位生成法制备纳米TiO2改性聚丙烯酸酯涂料,涂料工业,2006,(8):28-31(核心)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9 3.教学队伍情况3-1人员构成(含外聘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曹枫男1971-7教授材料化学主讲教师唐培松男1975-11副教授材料化学主讲教师潘国祥男1981-11讲师材料化学主讲教师徐敏虹女1982-11助理实验师材料化学主讲教师陈海锋男1980-10助教材料化学主讲教师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课程组由5名主讲教师组成,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含博士)2名,讲师(含硕士)2名;全部由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组成,其中博士(3名)、硕士(2名),学历层次高;平均年龄32岁;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学缘结构合理,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又有充满活力、学术起点高的年轻教师,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发展潜力大、充满生机的教学、科研梯队;教学效果良好,广受学生好评。注:5名教师分别来自北京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四所高校。3-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课程组2年来先后承担了校级教改项目三项,承担浙江省教科规划办教改项目一项,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课程组3年来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主要有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的研究与改革、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研究、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的建设和完善、教学课件的制作和选用,以及尝试网上作业分析和答疑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课程组坚持开展教学法讨论活动,课程组内部定期交流,坚持同行听课和教学公开课制度。各位教师积极投入科研活动,完成科研项目多项,了解本学科最新科研成果和发展动态,并充实到教学中,使教学更富有先进性和新颖性。同时,保持与兄弟院校的联系,通过参加全国性教学学术年会,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发展动态,使课程教学内容的不断充实、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在教学中处理好基础与后续专业课的关系,为学生后续专业课,如陶瓷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9 3-4师资培养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课程组制订了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高教学、科研能力。课程组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探索提高教与学的水平的方法,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向老教师学习(包括向退休教师学习)的方式迅速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积极开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手段改革、丰富教学素材;鼓励和引导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及时掌握本学科最新科研成果和发展动态,并及时充实到教学中去。培养计划的实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明显提高,如曹枫老师推荐参评校级教坛新秀,潘国祥老师全学院教学评教第四名,唐培松老师连续3年评教为A,陈海锋老师已获得省级科研项目立项。课程组成员的整体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明显提升。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29 4.课程描述4-1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必修课),也是该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是研究材料的成分、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本课程全面介绍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着眼于材料科学的基本及共性问题。主要包括:晶体学基础、晶体结构缺陷、固体中的相结构、固体中的扩散、凝固、相图、材料中的相变和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等教学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制备与加工、性能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制约规律。为后续专业课的开设奠定基础。《材料科学基础》的前身为《金属学》(或《金属学原理》),《金属学》在我国的开课历史比较长(50年代初期),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高校的专业进行了重大调整,各专业之间有了较多的相互渗透,根据教育部提出的拓宽专业口径,按专业大类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适应材料类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材料学科的发展,与国际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接轨。基于《金属学》的主要内容,结合物理与化学学科相关基础理论,各高校先后将《金属学》更名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它以金属材料的基础理论为主,横向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理论,纵向则充分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基础知识(包括固体物理、物理化学等),并能连接后续的材料力学与物理性能、无机材料工艺学等课程。我校在精细化工工艺专科专业中开设本课程已有多年历史。材料化学专业开始招生以来,材料科学基础就作为一门本专业重要的专业课而得以开设。《材料科学基础》的课程内容涉及金属,非金属的各种基础知识。29 4-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材料化学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材料科学基础是研究材料的成分、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本课程的任务是向学生较全面系统地介绍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性能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注意材料的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实现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二、培养目的学习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为后续专业课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为将来从事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绪论(补充内容)主要内容:材料科学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工程材料的分类;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与内容;材料科学基础的学习方法。第一章晶体学基础(2学时)主要内容为:晶体的周期性和空间点阵;布拉菲点阵;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晶面间距、晶面夹角和晶带定理第二章固体中的相结构(6学时)主要内容为:介绍相关概念;金属及合金相的结构;陶瓷的晶体结构;高分子的链结构及聚集态结构,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非晶、准晶和纳米晶。第三章固体中的扩散(4学时)主要内容为:扩散定理及应用;扩散微观理论与机制;达肯方程;扩散的热力学分析;影响扩散的因素;反应扩散。第四章凝固(4学时)主要内容为:液体的性能与结构;金属的凝固与结晶;陶瓷的凝固;聚合物的结晶第五章相图(8学时)主要内容为:二元相图的基本类型;二元相图的分析和使用;铁碳相图和铁碳合金;三元相图的成分表示方法及定量法则。第六章固态相变的基本原理(4学时)主要内容为:固态相变的分类与特征;相变热力学与动力学;扩散型、非扩散型和过渡型相变。第七章晶体缺陷(6学时)主要内容为:点缺陷;为错的基本知识;为错的运动;为错的弹性性质;位错的生成与增殖;实际晶体中的位错。第八章材料的表面与界面(6学时)主要内容为:基础知识;晶体中的界面结构;晶体中界面的偏聚与迁移;界面与组织形貌;高聚物的表面张力与界面张力;复合体系的界面结合特征;材料的复合原理。第九章金属材料的变形与再结晶(4学时)主要内容为:金属的应力-应变曲线;金属的塑性变形;回复与再结晶;金属的热变形、蠕变与超塑性。29 第十章非金属材料的应力-应变行为与变形机制(6学时)主要内容为:陶瓷材料的弹性塑性变形及强度;高聚物的分子运功与转变、粘弹性和应力-应变行为。期中期末复习(4学时)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第一章晶体学基础教学重点:1.晶体的周期性和空间点阵2.布拉菲点阵、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教学难点:1.晶体结构中间隙类型与半径解决办法:利用实物模型(球棍模型)进行讲解,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第二章固体中的相结构教学重点:1.金属合金相结构2.陶瓷的晶体结构教学难点:1.基本概念的掌握(如致密度、配位数)2.固溶体的分类及影响固溶度大小的因素解决办法:利用多媒体课件配合图片进行说明,设置习题课使学生加深理解。第三章固体总的扩散教学重点:扩散定理及应用;影响扩散的因素教学难点:1.扩散定理的由来,应用解决办法:利用板书进行公示的推导,通过讲解例题使学生了解原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第四章凝固教学重点:结晶的基本过程、热力学条件、凝固理论的应用。教学难点:1.结晶过程的动力学、热力学、能力和几何条件2.晶体的生长机制解决办法:利用板书,推导凝固过程的条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金属的凝固过程及晶体的生长机制,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第五章相图教学重点:1.相图的基本知识和相律公式2.二元相图的分析和使用29 3.铁碳相图和铁碳合金4.三元共晶相图教学难点:1.组织与相的区别。2.杠杆定律应用解决办法:通过课堂例题讲解、布置课外习题课使学生加深理解;利用三元相图的模型进行讲解,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第六章固态相变的基本原理教学重点:1.固态相变的分类与特征2.相变的热力学与动力学3.几种不同的扩散相变教学难点:固态相变的特征和相变类型解决办法:与液态相变的相比突出固态相变的特点,引人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进一步加以说明。第七章晶体缺陷教学重点:1线缺陷的结构特征及其对性能的影响教学难点:1位错的弹性性质2.实际晶体中的位错3.错的增殖机制解决办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位错的运动,设置习题课使学生加深理解。第八章材料的表面与界面教学重点:1.固态表面的定义2.晶界相界的区别教学难点:影响晶界迁移的主要因素。解决办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图片,利用实验课使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第九章金属材料的变形与再结晶教学重点:1.金属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滑移和孪生的比较2.回复和再结晶及晶粒长大教学难点:1.滑移和孪生的区别2.回复和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的过程解决办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设置习题课使学生加深理解。第十章非金属材料的应力-应变行为与变形机制教学重点:1.陶瓷的应力-应变曲线2.高聚物的粘弹性教学难点1.陶瓷的应力-应变分析29 2.高聚物的粘弹性解决办法:借用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的理论课的知识,采用自学的方式使学生掌握这章的知识要点。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29 4-2实践(验)课教学内容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4-2-4考核内容与方法4-2-5创新与特点29 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本科程使用的教材为:陶杰等主编的国家“十五”重点教材《材料科学基础》(第1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其它参考资料为:1刘智恩.材料科学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2赵品.材料科学基础教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3石德柯.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4胡赓祥.材料科学基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5徐恒钧.材料科学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本课程内容大部分已上网,网络教学环境优良。29 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1.教学方式方法较先进,采用多媒体技术,结合课堂讨论,提高教学效果。并注意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晶体结构中的八面体间隙与四面体间隙时,学生往往感觉难懂,针对这一共性问题,我们在讲课时采用多媒体技术结合球棍实体模型,使体心立方与面心立方中的各种间隙形状以动画的形式出现,并旋转各种角度,增加学生的空间感受,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能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科研工作,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29 4-5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一、校外专家评价(1)浙江省化学会理事、浙江工业大学化学系主任倪哲明教授评价意见:“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一门涵盖材料学科基本内容的基础课程,面向材料类专业学生。作为地方性高师院校,湖州师范学院化学系在该课程建设中,指导思想明确,改革思路清晰,充分体现了“重基础,勤实践”的教改思想和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  从浏览该校材料科学基础网络课程可以看出课程组为建设该门课程做了大量工作。师资配备结构合理,力量较强。“电子课件”内容比较丰富并且制作质量比较高。大学生科研活动内容较多,充分展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实际动手能力,相关的计算机撰写能力,完全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课程主持人和主讲教师从事本课程和相近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已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合适、有实力、有活力的教学复合型梯队。相信经过几年建设之后,该课程能发展成为一门在同类院校中比较优秀的课程,同时有力地促进该校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2)丽水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郑云法教授评价意见:“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作为材料化学专业开设的第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直接影响材料类材料后继的学习和进一步地深造。湖州师院生命科学学院的材料化学课题组,借助材料学科校级重点专科和材料实验室建设而得到持续、稳健的发展,教学团队实力较强,教学硬件配置完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教改实践与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他们注重教学研究、钻研教学方法,教改成果显著,教学效果好。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质量较高。日常教学中充分利用大学生开放型实验、校院两级大学生科研、浙江省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推广项目、浙江省新苗计划、“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多种实践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对该课程加大建设力度,一定能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方面发挥更大、很好的作用。二、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1)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分析化学》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韩志萍教授评价意见:“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国内外高校的材料化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的主干学位课程。建设好该课程,对于该专业具有重大意义。本校化学系根据大材料专业的改革发展趋势,着眼培养具备材料科学的专业基础理论、一定的实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开设了“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该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先进。该“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把材料科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有力地系统化和完整化,重点突出,条理、层次清晰,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并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和相关的网上课件,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内容理解和掌握的能力,增加了教学信息量和改善了对一些抽象问题的理解程度,是系统培养学生材料基础知识的一门的专业基础课程。29 该课程在师资力量配备、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多媒体网络建设、学生学习成效等方而,均已达到精品课程的水平。本人完全同意、积极推荐“材料科学基础”列入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系列。希望学校与学院上下合力,加强对该课程建设,争取早日进入省精品课程行列。(2)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教学副院长、《生物化学》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周国庆教授评价意见:课程组师资队伍由5位有高级职称或博士(硕)学位的教师组成,职称、年龄、能力和学科结构合理。具有教学、科研的相关背景,能发挥学科群体优势,教学理念先进,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讲解生动。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全方位地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之外,又开辟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们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大学生科研活动搭建了一个广阔、优质的平台,为学校培养综合素质扎实、应用能力强的大学生做出了贡献。“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学科的学生认识材料和入门科研工作的一门很好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特点如下:1、配合课程教学所进行的材料复杂结构动态立体演示等多煤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材料的点阵原子、品体结构的特点,与理论学习结合,加深了学生对抽象空间结构内容的理解,使以往材料科学荃础教学中难以理解和讲授的内容得到显著改善,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效率。2、适应信息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开发的“材科科学基础”网站和“电子教案”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课件。3、在教学中进一步强调科学概念、科学素质、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特别是大学生科研活动、课程设计和多样的考核方式,对该课程教学有创新性的发展。本人建议学校将“材料科学基础”列为精品课程加以建设,使之迈上新的台阶,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3)浙江省化学会理事、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杨金田教授评价意见:“材料科学基础”从全新的结构体系对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分析。特别在基础理论认识和掌握方面给出了较完整和系统的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对材料科学具有系统和深入的认识,是材料化学的学生认识材料和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很好的基础课。本人认为该课程的主要特点如下:1、彻底屏弃不完善和不相干内容——避免了以往那种实际上只在形式上满足“大材料”要求,插入其他学科的知识的做法,如金属学相关知识点。2、建立了教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尝试以固体材料的结构状态为主线,借鉴固体物理部分理论,侧重讨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的质点运动与电子运动的基本规律,试图从体系上解决了“大材料”的一体化和系统化问题。3、以宽知识面、宽基础和应用型人才为培养为目标——使学生对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在内的“大材料学”有了一个基本认识,对一些基本理论和概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保证学生的基础扎实。三、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精细化工工艺专业05级学生对《材料科学基础》的评价29 我们专业是主要针对化工材料的性能与加工工艺,而《材料科学基础》是关于材料性质、分类和加工的基础,所以较好地掌握这门课程尤为重要。这门课的授课老师是曹枫老师,他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有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在课堂上喜欢用一些简单易懂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同时他又讲课重点突出,又系统全面,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入浅出的方式使我们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材料化学专业06级学生1对《材料科学基础》的评价我们是材料化学专业的第一届学生,而《材料科学基础》是关于材料性质、分类和加工的基础,所以较好地掌握这门课程尤为重要。《材料科学基础》授课内容丰富,涉及到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几大领域,知识内容涵盖面宽,条理清晰,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能介绍这个学科的发展动态,使我们对这个学科有更多的了解,对这个专业也更加有信心。这门课主要讲授一些材料内部结构的知识,理论性较强,但是授课老师能将深奥的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的进行讲解,把枯燥的专业知识讲得引人入胜!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这些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明确了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材料化学专业070924班学生对《材料科学基础》的评价《材料科学基础》是专业课的基础,后来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的理论体系都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读懂它,学专业课就会格外的得心应手。材料科学基础授课内容丰富,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新的教学理念、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能介绍这个学科的一些研究前沿,使我们对这个学科有更多的了解。《材料科学基础》这门课涉及的知识很专业,有些知识点也很难理解,授课老师能很好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放映一些动态图形结合球棍实物模型给我们进行讲解,生动形象,化难为简,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材料化学的专业实验。材料化学专业070935班学生对《材料科学基础》的评价《材料科学基础》是我们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刚开始还是很迷惑,不知道这门课程讲授的内容。但随着授课教师对绪论的介绍,对晶体学基础,晶体缺陷的讲解,对相图的分析,我们也逐渐了解了这门课,了解了这个专业。《材料科学基础》这门课内容丰富,知识涵盖面较宽,授课教师重点难点精讲细讲,注重学生的反馈,能贴近学生的想法,能介绍这个学科相关知识,尤其是这些理论知识的应用。任课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结合板书(相图的分析为板书),放映一些动态图形结合球棍实物模型给我们进行讲解,生动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希望有机会能去材料生产的相关企业进行参看,有更多的感性认识。材料化学专业070936班学生对《材料科学基础》的评价作为材料专业的学生,我们上的第一门专业课是《材料科学基础》。在这门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材料化学这个专业的研究领域,课程设置的一些基本情况,还有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对材料化学专业有了初步的认识。《材料科学基础》主要介绍晶体学基础、晶体结构缺陷、固体中的相结构、固体中的扩散、凝固、相图、材料中的相变和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等内容。通过学习使我们初步掌握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制备与加工、性能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这门课以介绍理论知识为主,有的知识点很难理解,授课教师讲课认真细致,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结合板书,放映一些动态图形结合球棍实物模型给我们进行讲解,生动形象。老师常课堂提问,关注学生的课堂反馈!还能抽出休息时间为学生补习,关爱学生注重交流,让人可亲可敬。29 5.自我评价5-1本课程的主要特色(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1)选择了一本内在质量优秀的江苏省高校“十一五”精品教材。并制作了相应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方法灵活。2)所依托的学科“材料学”为校优势特色学科,课程组由高学历、高职称、教学与科研精力充沛的年轻教师组成。任本课教师连续多年教学评教成绩优异。3)我院材料专业拥有湖州市重点实验室和湖州市新材料行业技术中心,依托这两大市级平台,使本课程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大学生科研实验和实验室开放项目的进行而加以巩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联系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取得了优秀的教学效果。5-2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组注重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在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学科前沿等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应当指出的是:我院材料学是校优势特色学科,具有一支较高水平的教学与科研队伍,拥有两大市级平台,近几年,经过教学改革,实验室改造与设备更新,本课程的教学水平已进入国内同类课程中的先进行列。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不足之处为:本课程目前只开设了理论课程,尚不具备开辟出《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课程的条件。今后将通过实验室建设,逐步实现开出实践性课程。29 6.课程建设规划6-1-1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一、建设目标不断跟踪学科前沿发展,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手段;优化师资队伍;加强教材建设;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辅助性教学资源、专业实训室的建设。通过三年的建设时间将本课程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二、建设步骤1)充分汲取现代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继续建设并完善课程体系。2)深入开展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丰富并优化多媒体教学课件及其它网络资源。3)造就基础理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主讲教师队伍,逐步形成以课程带头人为核心的师资队伍。4)鼓励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下企业参与材料科学与工程项目的实践活动,参加教学经验交流及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与教学质量。5)加强教材建设,包括主用教材及其电子版、多媒体课件、习题集、实训指导教材,多角度、多渠道开展教学。继续扩充习题库、应用案例的内容。6-1-2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2009-2010年,在加强教材内容和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制作和完善教学课件,丰富教学内容;课件、教案、教学大纲、课外习题等资料上网。2010-2011年,继续完善适合本门课程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师上课录像资料上网。6-2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网上资源名称列表及网址链接1)教学大纲2)课件3)实践教学4)教学内容5)资料下载6)互动空间网络教学资源中心http://smkxxy.hutc.zj.cn/clhx/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网络教学资源中心http://smkxxy.hutc.zj.cn/clhx/教学内容版块下模拟试卷和习题练习栏目29 7.学院的政策措施所在学院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及实施情况课程建设是学校一项重要基础建设工作。加强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教育部精品课建设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加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进程,以突出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和教学效益,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培养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合格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制定的我院三年内完成20门精品课程的建设规划。材料科学基础已被列为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级精品课程加以建设。具体实施措施包括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队伍、教学资料、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条件、教学过程等建设内容。课程建设涉及面广,内容比较多。学院重点对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管理与改革、教学效果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指标,其实施方法如下:1、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各系专业要制定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培养一批思想和业务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尤其要重视学科(或课程)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的选定和培养。同时要特别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充分意识到培养青年教师是老教师应尽的职责,特别是要发挥好我院大多数教师有在国内、外进行过访问学习的优势,做好经验交流,做好传帮带工作,使我院的青年教师尽快成长。2、教学条件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发挥多年来已经建设成的产学研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并继续努力改善教学条件。教学条件建设主要包括教学实验实践、教材、教学文件、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与建设等。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使教材、教学参考书、实验和实习指导书、试题库等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取得明显效果。实验室仪器、实训实习场地设备等要充分满足教学需要,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要适时地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文件、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学实践中,要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实效性,并不断加以总结和提高,努力出高水平成果。29 3、教学管理与改革加大教学管理与改革力度,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配套文件,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探索适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的新途径、新领域,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改革,有效提高课程建设水平。以精品课建设为龙头,拉动学院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工作。4、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增强质量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教和学两方面下功夫,既要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又要推陈出新,运用互联网络、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并把着眼点放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上,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主动接受知识,甚至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发动学生实际运用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9 8.说明栏29 9.下属学院意见:材料化学为我院近年新增专业,尚无校级以上精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组师资队伍普遍比较年轻。他们在教学上投放精力较大,并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近两年承担了多项教改项目,并注重稳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新专业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材料科学基础》作为本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受到学院上下的高度重视。课程组师资力量雄厚,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注重科研促教学,学生普遍反映教学效果好,评教数据名列前茅。课程组所提交的资料齐全,已达到校级精品课的要求,同意申报。下属学院院长签字:学院盖章年月日29 10.学校专家组意见:专家组签名:年月日29 11.学校教学委员会意见:校教学委员会主任签字:年月日12.院长办公会意见:院长签字:年月日2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