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09411
大小:623.0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6-18
《2013届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鉴赏古代诗歌的事物形象古诗中的事物形象: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2、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意象——渗透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诗,往往都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因此既要分析诗中所描绘的形象,也要分析诗中所寄寓的感情。[例
2、1](2009·天津高考,有改动)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zhi)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试分析本诗描写了竹子怎样的形象?诗人借竹告诉了我们什么?答:"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思路分析]本诗是一首关于“竹子”的咏物诗,分析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找出答题的区域,看看哪几句
3、是写“竹子”的,即写物的,哪几句是写情,即通过物来吟情的。通过阅读可知,诗的前四句是咏物的,后四句是抒情的。那么可通过前四句来概括竹子形象;(2)概括完形象后,可用一句话对咏物的目的进行概括分析,即对“情”的分析。要结合背景分析:杜甫一生不得志,他借咏竹子,抒发了个人情怀:对人才和个人际遇进行了反思。此诗咏物的目的不求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绘竹子的形象的?从外貌,颜色,姿态,影子,香气等方面描写的(2)是怎么描绘的?一层层的笋壳包裹着嫩绿的新竹,竹枝探出了墙头,它的影子荫在我的书上、酒杯中,
4、一阵春雨后,微风轻轻的把竹叶的微香带到远方。(3)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但令无剪伐”可见诗人不希望竹子受到剪伐,希望它能在春天中自然地生长,不受约束。(4)可见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象征,春天里的新竹,象征着如诗人一般的有才之士希望能够不要受到束缚,能顺应自然,使自己能更好的发展。[参考答案](1)前三联描写出清新秀雅的新竹形象。嫩竹新出(半含箨,新梢),竹影阴凉(阴过酒樽凉),雨洗竹净(雨洗娟娟净),风送竹香(风吹细细香)。(2)这首诗借咏竹告诉我们:(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示
5、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1、分析思路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2、鉴赏方法①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事物特征)。②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例2](2008·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木 芙
6、 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这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思路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分析物象与人物之间的内在精神意趣的联系,扣住形象蕴涵的情感与象征的身份作答。[参考答案]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步骤一、二)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做愁苦。(步骤一、二)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
7、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步骤三)备考锦囊一、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解题方法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借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事物的形象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要通过相关诗句来表现,有时候要通过关键词语来突出。因此在分析时一定要结合相关内容来分析。如[例2]吕诗就应抓住“雨后霜前着意红”“一生开落任东风”来分析物象,范诗就应抓住“辛苦”“心酸”“未作愁红怨绿看”等来分析物象。如:阅读下面的咏物诗,回答问题。赠 别杜 牧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
8、人垂泪到天明。"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如何理解诗中蜡烛的形象及其作用?在回答“诗中蜡烛的形象”时就要结合“有心”来分析。“蜡烛有心”谐音相关,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了,似乎那夜流溢的烛泪,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的离别而伤心。因此诗中借物抒情,借蜡烛写出了诗人自己的伤感,形象生动,含蓄蕴藉。2.要由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