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总论》PPT课件

《卫生学总论》PPT课件

ID:38706056

大小:898.01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6-17

《卫生学总论》PPT课件_第1页
《卫生学总论》PPT课件_第2页
《卫生学总论》PPT课件_第3页
《卫生学总论》PPT课件_第4页
《卫生学总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卫生学总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卫生学Hygiene劳动与环境卫生教研室吕波吕波:lubo1966@yahoo.com.cn18623060210绪论一·卫生学概念及初级卫生保健(一)概念p1(二)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healthcarep254PHC的工作内容包括了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及时治疗和康复防残等4个方面。二·卫生学发展简史P3(一)经验卫生学阶段(二)实验卫生学阶段(三)现代卫生学阶段三.医学模式: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不同的医学模式反映不同历史阶段医学发展的特征、水平、趋向和目标。1.新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医学模式特点:1.医疗服务中对个体

2、的保健除着重生物因素外还强调个人的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2.从保护个体和部分人群,扩大到全社会的保护范围。3.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重视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对社会公共卫生有责任感。健康观健康的定义:1978年: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1990年: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的健康。并据此制定了健康的十条标准。疾病的定义:当机体受到病原生物、物理、化学等有害物质侵袭以及社会、心理压力时,机体内部环境平衡失调,适应和应激能力下降,导致全身、局部或器官的

3、功能失调或结构损害。现代卫生学的发展特点:1.卫生学理论向宏观微观两方面发展:宏观—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出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微观—从微量的环境因素对生物体的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和信息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2.对环境因素的研究逐渐从单因素对机体的作用向多因素联合作用发展。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急、慢性作用向远期危害作用;从对个体作用向对后代危害方面发展。四、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即三级预防策略(一)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p247(二)三级预防p4/249五、卫生学的主要内容p4六、学习卫生学的目的P5七、卫生学涉及化学物质常用单位空气:PPM(partspermillion)

4、、mg/m3食品:PPM、mg/kg水:PPM、mg/L换算:食品:1PPM=1mg/kg水:1PPM=1mg/L空气:PPM=mg/m3×22.4(L)/m(毒物的分子量)举例:1mg/m3SO2=多少PPMSO2?1mg/1000L×22.4L/64000mg=22.4/64000000=0.35PPM反过来由PPM换算为mg/m3只需将22.4L与毒物分子量倒过来即行。环境与健康一·人类的环境(一)概念p7环境(environment)是相对某项中心而言的周围情况,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它包括了了一切客观存在的,以人类生存有关的自然及各种社会条件。世界卫生组织(WorldH

5、ealthOrganization,WHO)公共卫生专家委员会给“环境”的定义是“在特定时刻有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实或远期作用。”(二)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P8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原生环境次生环境(三)生物圈生态系统生态平衡p91.生物圈地球上一切生物都是生活在地球表层,这个有生物体存在的地球表层叫做生物圈(biosphere)2.生态系统(ecosystem)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通过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共同构成的生物与环境的结合体。组成生态系统的四个

6、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命物质3.生态平衡(ecologicalbalance)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称之为生态平衡.p9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p11(一)人与环境物质的统一性(二)人对环境的适应性(三)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三·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按照问题的成因不同可把环境问题区分为三类:一类是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来自自然力作用的各种自然灾害和地方性疾病;第二类次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等人为因素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三类是社会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或结构的因素而引起的各种社会生活问题。从环境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7、的过程来看,环境污染之所以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们认为可能与下述一些问题有关:①大气污染问题;②酸雨问题;③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④平流圈臭氧层的耗蚀;⑤水污染与淡水资源危机;⑥土壤资源破坏与生态恶化;⑦全球森林危机;⑧生物多样性资源的锐减⑨海洋污染与海洋环境保护;⑩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越境转移等。四.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pollution)p13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并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