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发:湖北黄鹤楼名胜文化景观探讨

宋才发:湖北黄鹤楼名胜文化景观探讨

ID:38702543

大小:1.86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7

宋才发:湖北黄鹤楼名胜文化景观探讨_第1页
宋才发:湖北黄鹤楼名胜文化景观探讨_第2页
宋才发:湖北黄鹤楼名胜文化景观探讨_第3页
宋才发:湖北黄鹤楼名胜文化景观探讨_第4页
宋才发:湖北黄鹤楼名胜文化景观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才发:湖北黄鹤楼名胜文化景观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宋才发:湖北黄鹤楼名胜文化景观探讨湖北黄鹤楼名胜文化景观探讨宋才发*作者简介宋才发(1953—),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长,原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博物馆,北京 100081)一巍峨耸立于湖北省武昌蛇山上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它是与湖南岳阳楼及江西滕王阁并称的“江南三大名楼”之一。黄鹤楼素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笔者所接触到的关于黄鹤楼起源的文献资料,多数都是依据《极恩录》的记载,认为黄鹤楼原始于辛氏开设的酒店。传说有一天一位道士为了感谢辛氏的千杯之恩,临行前用橘皮在墙壁上画了一只鹤,并告诉店主辛氏

2、,如有客人来饮酒,只要你一拍手,鹤就会飞舞起来以助酒兴。从此该店宾客盈门,生意兴隆。10年之后道士复来,取其所佩铁笛吹奏起来,一会儿白云自空中飞来,鹤即从墙上飞下来翩翩起舞,于是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曾经帮助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建起一座“辛氏楼”,取名为“黄鹤楼”李昆、海鸥:《湖南湖北行知书》,广东旅游出版社2005年版,264—265页。源自黄鹤楼景区管理办公室:《黄鹤楼讲解词》。。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原址在武昌蛇山黄鹤矶头。传说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即由此而来),筑城为守、建楼以瞭望。另据

3、有关史料记载,历史上的黄鹤楼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诗碑廊、古肆商业街组成。至唐朝,黄鹤楼的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观,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崔颢的佳作《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367页。崔颢的这首诗,被南宋的大诗人严羽推崇为唐人“七律”的压轴之作。“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南宋]严羽:《沧浪诗话》

4、。严羽为南宋诗论家、诗人。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邵武(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据其诗可推知他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至度宗即位时仍在世。他与同宗严仁、严参齐名,号“三严”;又由于严肃、严参等8人均有诗名,故号“九严”。著有《沧浪先生吟卷》,《沧浪诗话》则附于诗集之后。“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清]沈德潜:《唐诗别载集》。正是因为《黄鹤楼》以简练的语言,运用优美的神话传说,写出了黄鹤楼的来历,登楼的所见和触景生情引起乡愁之感,它使后代许多名人望而搁笔,成为千古绝唱,也因之而使得黄鹤楼从此名扬天下。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

5、,黄鹤楼已初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然而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战乱兵火频繁,在1700多年的时间内黄鹤楼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过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黄鹤楼最后一次修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的“清楼”,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八月。据史料记载,这次被毁不是源于战乱,而是因汉阳门外董家坡的一家居民房屋起火,风大火猛随之殃及城楼,很快就将这座千古名楼化为灰烬,当时6仅存数千斤宝盖铜楼鼎一架。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小小编著:《中国南方北方游》(南方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1927年2月毛泽东考察完湖南农

6、民运动之后来到武昌,写下了著名的《菩萨蛮·登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毛泽东:《菩萨蛮·登黄鹤楼》,《毛主席语录、毛主席的五篇著作、毛主席诗词》,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4页。表达了一代革命家、诗人对黄鹤楼的追忆与向往。1957年9月,毛泽东作为党和国家最主要的领导人,在视察武汉长江大桥时听说湖北省准备重修黄鹤楼,便对陪同的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说:“应当重修黄鹤楼,这是历史古物。”莫元钦:《王任重和毛泽东相处的日子》,《党史天地》2008年第2期。事后,国家铁道部即拨款80万元作为重修黄鹤

7、楼的经费。黄鹤楼是古典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1981年10月,湖北省省府所在地的武汉市人民政府决定重建黄鹤楼,全面推进湖北省暨武汉市的改革开放步伐,到1985年6月,黄鹤楼顺利落成并向中外游客开放。黄鹤楼主楼以清代同治时期的黄鹤楼为蓝本,因而这是一座采用现代材料和工艺修建的仿古建筑,使得新建的黄鹤楼气势磅礴,高大雄伟、金碧辉煌。新黄鹤楼比旧楼更加壮观,它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的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个楼体飞檐5层,楼内实际上有9层,

8、因为中国古代称单数为阳数,“9”为阳数之首,又与汉字长久的“久”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