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论文:体育与健康课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论文:体育与健康课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ID:38692838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7

体育论文:体育与健康课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体育论文:体育与健康课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体育论文:体育与健康课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体育论文:体育与健康课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体育论文:体育与健康课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体育与健康课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体育教学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什么是健康?真正的健康应该是符合健康三维观的: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却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而我们作为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通过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如何在体育与健康课上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学生

2、心理健康1.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1.1与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等。初中生学习成绩分化激烈,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加大。学业不良将会导致学生厌学、逃学、自卑自弃等一系列不良心理。1.2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学会生存与合作、学会关心、乐群、宽容等。我国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不容乐观。家庭教育中的独生子女综合症,学校学习中日益繁重的学业压力,因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所造成的社群关系弱化现象等,导致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有时因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引起与人发生矛盾和冲突,不能与人坦诚相待。1.3与人格

3、发展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自我意识的发展问题、情绪的调控问题、个性的培养问题等。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基础部分,它调节制约着其他方面心理品质的发展。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往往会出现在顺利时狂妄自大,遇挫折时自卑自弃的不良心理。2.让初中生对心理健康标准有一理性认识,大致如下:1具有良好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心态与意识;2能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愉悦、平静;3能承受挫折;4能较正确地认识周围的环境,适应环境并能改造环境;5人际关系协调,具有合群、同情、爱心、助人的精神;6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47思维发展正常,并能激发创造力

4、;8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道德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规范。3.如何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3.1加强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全面理解健康,重视心理健康。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体育理论课上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健康?他们的回答很干脆:健康就是不生病。在初中学生的眼中,他们认为自己非常健康,只是偶尔感冒一次。他们眼里的健康观仅仅停留在身体没病就是健康。没有认识到真正的健康应该是符合健康三维观的。江浙两省(1985)对1095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达16.53%。有关资料也显示,2005年,宁波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门诊量与1987年相比,在1

5、8年间增加了31倍。这一数据说明我市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作为一名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师,更有责任与义务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更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明白人的身心是一个统一体,身体健康了,心理才会健康;反之,心理健康了,身体才会健康。古人云: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说明人的心理变化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3.2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更新思想,改革教法。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以往我们坚持的是一种竞技性运动的教学观念,重在学生动作技能的传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练习方法的安排上很少考虑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6、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更是脱离将来学生的生活需要。还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就是我们很多体育教师现在还讲不出多少通过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更谈不上在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是由于我们以往偏重动作技能教育,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造成的。所以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思想,改革教法。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在练习方法的安排上,都应考虑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3.3调整教学行为,加强兴趣练习,促进个性发展。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调整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也是获得心理健康教育成功

7、的关键。平时教师应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是由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构成。对中学生来说,动机和兴趣更有现实意义。中学生兴趣不断分化,在体育课上,对不同项目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和态度,往往受学生的性别、年龄、体育基础及教师的人格魅力与教学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喜爱程度以及在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是扩大身体活动的心理效果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学生运动兴趣就要在教学中调整教学行为,改变以教师为中

8、心的现状,实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多样化。43.3.1丰富体育课教学内容中学体育教学内容既要充分考虑初中生心理、生理特点,又要考虑如何培养体育兴趣,促进身心健康。在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