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寒武纪》PPT课件

《前寒武纪》PPT课件

ID:38690802

大小:1.29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6-17

《前寒武纪》PPT课件_第1页
《前寒武纪》PPT课件_第2页
《前寒武纪》PPT课件_第3页
《前寒武纪》PPT课件_第4页
《前寒武纪》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前寒武纪》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四章前寒武纪一、前寒武纪概述二、中国的前寒武系三、中国的南华系和震旦系四、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五、前寒武纪的主要矿产一、前寒武纪概述二、中国的前寒武系三、中国的南华系和震旦系四、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五、前寒武纪的主要矿产第一节 前寒武纪概述一、前寒武纪地质年代划分和特征地球年龄约为46亿年发现最古老的沉积变质岩层为37.5亿年,为格陵兰岛的伊苏阿(Isua)群显生宙第一个地史年代为寒武纪,始于5.43亿年距今5.43亿年以前的地质时代,统称前寒武纪,相应年代的地层统称为前寒武系前寒武纪地质时代划分显生宙(5.43亿年至今)元古

2、宙(早于25亿年)新元古代中元古代古元古代太古宙(25亿年~5.43亿年)新太古代中太古代古太古代始太古代中国前寒武纪地质年代划分前寒武纪特征时限长(46—5.4亿年)地层普遍变质(麻粒岩相、角闪岩相、绿片岩相,一般越老变质越深),岩浆活动发育。构造变形复杂(原始地壳薄、刚性差、热流值大,易塑性变形,且经历多次构造变动)。生物化石少酸性和还原大气圈和水圈矿产丰富(Fe、Al、U)二、前寒武系的划分和对比方法前寒武系:前寒武纪时期形成的地层。一般由变质岩系构成,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由于原岩变质深、化石少,应用古生物学方法受限

3、,没能建立世界统一的地质年代表。前寒武系地层划分和对比方法1、构造—岩浆旋回法:地层间不整合、大规模岩浆侵入及区域变质作用。2、同位素年龄测定法:定量。3、沉积建造(标志层):利用特殊的岩石类型和沉积建造划分和对比地层。如我国北方“鞍山式铁矿”的条带状含铁建造,分布于世界多地南华系上统的冰碛层等。4、变质作用:岩石越老,经历的构造变动越多,变质越深;岩石越新,变质越浅甚至不变质。三、前寒武纪生物界演化1、原始菌、藻类生物的发展形态简单、无真正的细胞核,为原核生物。最老的化石:微小的球状、丝状体,发现与南非老于30亿年的无花果树群。

4、2、真核细胞生物的出现最早的真核生物见于13.5亿年北美贝克泉组。我国华北13—12亿年雾迷山组发现绿藻化石。叠层石:由蓝藻、细菌及其生命活动的遗迹共同构成的一种生物沉积结构。广泛发育于元古宇,最早的叠层石发现于太古宇。3、后生动物出现,向显生宙过渡前寒武纪最晚期,出现大量裸露动物无硬骨骼(外壳)和小型硬壳动物。7亿年后,相当震旦纪上统地层,以伊迪卡拉动物群为代表的无硬体无脊椎动物印模化石。6亿年前震旦纪时,微小带壳无脊椎动物化石开始出现,寒武纪时繁盛。隐生宙、显生宙划分界线:多门类小壳动物化石的出现。澄江动物群:混生带,位于寒武

5、系底部。第二节中国的前寒武系以东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北方:华北—东北南部广泛出露太古宇和元古宇。南方:扬子区、华南区主要是新元古界。一、太古宇我国古太古界~新太古界的分布限于华北(中朝)板块,可能包括塔里木板块鄂尔多斯陆核冀辽陆核河淮陆核中朝板块界线及推测界线1、始太古界(36亿年前)地球处于天文演化阶段,经历了地幔熔融阶段,可能形成拉斑玄武岩和超镁铁岩的初始地壳(硅镁质)。出露范围小,冀东迁安、辽吉地区有出露,迁安曹庄研究最详,称曹庄岩系。2、古、中太古界(34—29亿年)分布面积增加,分布于辽吉地区、燕山山脉、冀西及鲁中、胶东地区

6、。冀东研究最详。常见的地层类型:麻粒岩相:变质程度较深,为温度>700C、压力>109Pa下形成的各种变质岩,主要为片麻岩和麻粒岩。角闪岩相:变质程度中等,温度575~700C,压力3~8×109Pa,常见片麻岩、变粒岩、角闪岩。绿片岩相:变质程度较浅,主要为各种片岩、千枚岩、变质砂岩、变质火山岩。华北古太古界~新太古界柱状剖面图冀东迁西群(辽吉下鞍山群):由各种麻粒岩、辉石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组成,夹有辉石磁铁石石英岩,3000m厚。原岩以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岩为主,夹碎屑岩及多层硅铁质沉积,变质程度高。由两大旋回组成

7、,说明经历了火山喷溢-沉积物质的沉积过程,为硅铝壳逐步加厚的过程,形成了陆壳雏形。其中的磁铁石英岩是我国重要的铁矿基地。3、新太古界(28—25亿年)华北地区分布较广。以山西太行山、五台山地区研究最详。此区自下而上分为:阜平群、龙泉关群和五台群,之间均为不整合接触。阜平群、龙泉关群:以各种片麻岩为主,夹一定数量的角闪岩、大理岩及薄层磁铁石英岩,变质程度高。厚度10000m。五台群:为浅变质沉积岩,下部是石英岩,上部以千枚岩为主。厚度1173m。阜平运动太古宙末期(26—25亿年)使地层褶皱变质,扩大了结晶基底范围,增加了稳定程度,

8、形成了太古宙陆核。二、元古宇距今25—5.43亿年的地层。南方、北方均有出露。(一)中国北部华北板块研究较细。古元古界典型地区为五台山和吕梁山等地区。中、新元古界典型地区为燕山地区。1、古元古界五台山区出露滹沱群,不整合于五台群之上。厚度超过8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