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667030
大小:2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6-17
《对学困生问题的一些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学困生问题的一些思考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方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影响,造成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主要指学生的智力同学业成绩比较时,智力在标准以上但学业成绩显著低劣者。“优生”、“学困生”是一对意义不同的概念,提及“优生”常令老师谈论得津津乐道,涉及“学困生”常令老师“深恶痛绝”。对学困生来说,成年人对其的关心爱护极其重要。学困生在日常生活中,常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在人前抬不起头来。对他们的一点关心,都会使他(她)心存感激。对于关心学困生的成年人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与优生比,要更加尊重学困生的人格,理解他们的苦衷,体谅他
2、们的难处,要用爱去温暖、关怀他们。多激励、少指责批评,更不能以朽木不可雕之类的言词挖苦他们,以免加重对立情绪。积极情绪和情感可以助长动机性行为,也能促动个人产生新的行为。学困生日常生活中,可能有许多不好的习惯,不受一些老师和同学的喜欢,但他们身上还是有许多“闪光点”的。作为教师、家长等成年人应多从细微处入手,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困生在爱心与真情中,走出阴影,溶入班集体。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了学困生。如一些学生由于基础、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在开始学习某些知识时就有困难,但由于教师教学没有面向全体或片面地把少数学生懂了的知识以为所有学生都懂了,从而掩盖了这部分学生
3、没有学会知识的真相;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是高起点、快速度、高坡度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现象在课时紧张时尤为明显,因为对他们来说低起点、小步子才有可能把相关的知识弄懂;有的教师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没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而这等于放弃了学困生。多些耐心,理解学困生在学习中的反复性。学困生在战胜自身的缺点和不好的习惯,取得较好成绩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反复。作为老师、家长等成年人应给予学困生更多理解和关心,这是帮助学困生战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反复的“法宝”。在课堂教学、学生作业布置等方面都要因人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如在学生作业的布置上,你规定的作业,学困生做不起,进而害怕做作业
4、,害怕你教的这一学科,就一定会走入死胡同。我们要从作业量上减轻学生负担,力求少量高质的达到预期效果,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学困生”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这类学生的作业要提出高标准、严要求,,采用面批的方式。边改边向学生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对优点要及时表扬鼓励,对存在的问题老师要心平气和耐心细致地进行启发、引导、讲解,直到弄懂为止。这样师生间的距离慢慢地拉近了,不做作业的惰性也逐渐会消失的。让他们逐步提高信心。对学习失去信心是学困生成困的根本内因,所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是学困生转化的根本所在,教师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5、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认知兴趣,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一种需要,从而激发其学习动机。当然,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在课堂上,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学困生回答,当他们回答不出时适当地给予提示,当他们回答正确时,及时地给予鼓励;同时善于抓住学困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并可适当加大表彰力度,甚至还可以在学生的试卷、作业本上写几句勉励的话语,当他们进步较大时,还可以向家长写表扬信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学困生往往心理封闭,性格孤僻,不合群,教师可安排品学兼优的学生与其结对、交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同时充分发挥班集体在转化学困生中的作用,只有集体真
6、正接纳他们,关心、帮助他们,才能使他们更快地走出封闭的自我,真正融入到班级这个学习体中。努力给他们创造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多引导他们参加有益的活动,有意识地安排优生主动接近帮助他们,让他们体验自己处处受人尊重,置身于爱的海洋,排除一些消极因素干扰,如家长、亲朋、同学的讥嘲和轻视。学习上有意识避免一些刺激性量化数据标准,特别是作业等第和考分等。更不能排名次,即使有量化必需,也只能用粗线条表示,这是一种教育的艺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学校教育,可是有的家长不抓学生的学习,导致“
7、学困生”有机可乘,看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家长应该经常如实地向老师反映孩子的情况,帮助老师全面地了解孩子。老师通过家访,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纪律等情况,架起了学校与家庭的桥梁,真正做到学生在校由老师管,在家由家长管。学困生的形成,不仅是学校的因素,家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有的家长对小孩的教育方法不当,只看分数,不看学习的过程;有的家长对小孩监管不当;有的受单亲家庭各种因素的影响等等,也会造成学困生的形成。总之,在进行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先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