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666850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7
《对于中国传统节日与庙会的一些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于中国传统节日与庙会的一些思考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家,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历史未被中断的国家,中国的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也是愈加与世界潮流文化相接轨。俄裔法国作家凯赛尔说过“德国人在巴黎真正想要消灭的正是一种自由的传统,自由的激情和自由的本能,但这是无法消灭的。”而这点正是由民族文化积淀在每一个国人心中的精神信仰。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力的内在倾向,并随时随地可以转化为外在趋向,成为守护一个国家最坚硬的壁垒。而作为80后、
2、90后的我们,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虽然不少,但大多是肤浅而单一的。对于大多数的我们而言,我们更喜欢日本的动漫,喜欢好莱坞的大片,喜欢韩国的肥皂剧,却鲜有时间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深沉的思想和魅力。而这次,我希望能通过自主学习来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从身边最熟悉的节日、庙会和民俗入手,来弥补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鲜闻。节日是相对常日而言的,中国的节日首先是起源于农事,是在岁时节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中国古代社会逐渐由完全的农业社会向农业为主,各个成分活泼发展的社会发展,人文节日开始渐渐凸现,节日对社
3、会生活的调节功能大大加强,最终以今日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体系的形成兼顾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包含着天文物候的知识,体现了适应自然节奏、人与自然和谐的宇宙观。春节迎新,清明踏青,端午备夏,七夕观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腊八暖冬,小年辞灶,除夕守岁。一切都是那样的井然有序,一切又是那样的错落有致:节日的娱乐,四时佳节各异;节日的饮食,也与时序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晖夕阴,都在娱乐和饮食中得到了回响和照应。亲近自然、顺应自然而又有所作为,重视阴阳调和,与万物共生共荣,不断地升华天人合一的
4、意境。以节日的内容作为划分对象,中国的传统节日可以分为农事节日、祭祀节日、祛灾节日、纪念节日和庆贺节日。农事节日源于天文历法和季节气候,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事的忙闲,例如二十四节气,就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农事节日。在不是以农业为主的今天,我们庆祝农事节日更像是一种祈求幸福安康的方式。祭祀节日则是以祭祀祖先和神灵为标志,清明节是我们熟悉的一个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上至八十老人,下至八岁孩童,大家皆是熟知“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时,祭祖扫墓是一项重大的节日民俗,纪念祖先以求多福。而中秋节竟也是属于祭祀节日
5、。因为中秋节最早的起源意义就是祭祀月亮,通过祭祀月亮,人们祈求愿望实现。到宋代,人们的团圆意识已经比较明确,而渐渐地团圆也就成了中秋民俗的中心意义。祛灾节日主要以避免灾祸、祈求多福为标志,主要的节日有重阳节。而纪念节日则是以纪念历史上受崇拜的人物为主的节日,就像端午节就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除了以上的节日,庆贺节日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大牌节日。中国人重情义和道义,家庭观念更是根深蒂固。一直过着群体生活的中国人,最美好的向往就是人间亲情。这种人间亲情,有对父母与长者的敬爱之情,也有手足之情、邻里互助之情
6、、朋友相援之情,以及对先人和故土的依恋之情。所以,中国的传统庆贺节日也基本以团圆和会友为主题,也兼具爱情的浪漫色彩。到现代社会,许多节日已经更倾向于庆贺的性质,譬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是一家人团圆的节日,人们习惯于相聚一堂,了解彼此的生活,对长辈给予关怀,对同辈及晚辈给予关切。中国古代思想的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中国人总是“愿意乐观地眺望未来”。确实,乐感的诉求是中华传统民族性格的突出特点,也是民俗节庆最鲜明的趋向。传统民俗节日寄托着一个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是人们在千百年
7、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一千古绝句,十分传神地概括了中华节庆文化“普天同庆,共享吉祥”的乐感诉求。而庙会则是另一种中国传统的民族地方性的狂欢节日。庙会亦称“庙市”。是汉族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也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所以被称为“庙会”。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
8、重要形式。中国庙会是从古代严肃的宗庙祭祀及民间的信仰中孕育诞生。汉、唐、宋时期,加入佛、道教的宗教信仰和娱乐形式,尤其经过明清的进一步完善发展,突出商贸功能,从而成为人们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和庙会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节日和庙会起着传承文明,弘扬民族文化,调节身心,丰富社会生活,教育民众,增进民族凝聚力的社会作用。而对神圣的虔敬、对和谐的崇尚、对亲情的眷恋、对乐感的追求,可以视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基本内涵。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