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密_不能言语的痛

告密_不能言语的痛

ID:38661670

大小:4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7

告密_不能言语的痛_第1页
告密_不能言语的痛_第2页
告密_不能言语的痛_第3页
告密_不能言语的痛_第4页
告密_不能言语的痛_第5页
资源描述:

《告密_不能言语的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告密,不能言语的痛网易另一面(来自《心灵频道》)心理导读:明明我已奋力无间踏尽面前路,梦想中的彼岸为何还未到?学生以情报搜集为主的中国式告密管理,正在把孩子们拉进恐惧、信任丧失、不会爱了的环境。前日,有媒体报出,深圳前海小学在学校设立情报专员,除学习外还要做地下潜伏工作,注意观察同学情绪与心理变化,定期向老师提供情报。校方称,此举是为了即使了解学生心里情况,以便及时解决。然而,这种以“情报搜集”为主的谍战式管理,会让学生之间失去彼此的信任,陷入不安全的恐惧,更会对学生身心造成戕害。校园“谍战”是告密文化的

2、现实演绎熟悉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的人都知道,书中讲述的那种令人窒息和恐怖的社会状态,人民无时无刻不处于“铁幕”以及秘密警察的监控之下,而这一切又都处于“老大哥“(BigBrother)掌控之中。而像深圳前海小学这样,利用学生搜集的信息来对学生监控,用这种校园“谍战”的方式来表达的无非就是,“6即使我不在,你们也要老实点,你们的一举一动我都了如指掌”。而这如同小说《1984》的情境:那张留着黑胡子的脸从每一个关键地方向下凝视――老大哥在看着你。据《武汉晨报》报道,武汉大学在2005年学年的期末考试

3、中设立无人监考考场,尝试“诚信考试”。据报道称,武汉大学进行“诚信考试”时,“如果发现无人监考考场中有舞弊行为时,将立即停止该科目的考试,取消该班级所有同学的成绩,对全班同学实行连带责任。学校有关负责人称,“这种惩罚规则,将极大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观念”,学生之间也可相互监督与举报。这种诚信考试充满了暴力倾向,靠学生“打小报告”来控制“管理成本”,将学生置于时刻被“监管”的境地,这种“无人监考”的自律是出于恐惧而不是诚信,此“诚信”只可能将学生培养成告密者。“搜集情报”式管理模式是中国教育特色在美国

4、、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大多数国家都不存在利用学生管理学生的方式。在学校里设立“情报专员”,盯梢同学的做法更像是天方夜谭。在美国社会环境下,基本不提倡以“打小报告”的方式来“举报”他人。正如在电影《闻香识女人》(ScentofaWoman)中,家境贫困的高中生查理偶然看到几个同学将白灰倒在校长头上,然而,在校长的威逼下,查理并没有为保全自己的将来而出卖别人,在全校师生大会上,查理仍然表示“我不能说”。最后,学校师生联合纪律小组否决了校长的意见,决定查理不需要提供供词。美国人对“告密文化”的鄙夷深植于生

5、活与信仰之中,就像人们对犹大深恶痛绝一样。在美国,麦克阿瑟将军以“忠于国家、对抗总统”闻名,而其“决不告密”的历史同样广为人知。1889年66月,年轻的麦克阿瑟步入西点军校。后来,受到高年级学员的体罚,被要求站在一些破碎的玻璃上做上下起蹲、摇臂飞舞的动作。事后,在接受法院调查时,麦克阿瑟讲出了自己受虐时的详情。但是,即使同样冒着被西点军校开除的危险,麦克阿瑟始终没有说出那几位学员的名字。在中国,“线人”式管理近乎常态,从小学到大学,将学生变成管理与控制的工具在美国,学生“不告密”得益于美国社会的文化认同与

6、养成;而在中国,这种设立“线人”的方式管理学生则近乎常态,在学校师生对立的情况下,老师为了惩罚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就需要在班级设立“眼线”,搜集“情报”,以对违纪学生进行“精确打击”、“定点清除”。近年来,也不断有这种新闻见诸报端。除了此次的深圳南山区前海小学外,《楚天都市报》曾在去年四月份报出,“武汉某初中二年级主任刘老师,在管理班级时,鼓励同学间相互监督、举报,被举报的同学要扣分,举报者加分”。其中有一个学生天天遭同学举报,最多时一天竟被举报六次。现在,这种“人盯人”的谍战情节更是渗透到中国的大学中来,

7、成为学校规训、管理学生的一大“利器”。2008年12月,《武汉晚报》曾报道,湖北大学数计学院07数学2班出台新班规,实行“盯人”战术:每名学生都会有一名神秘同学在暗中盯自己的一言一行。这种班规无疑是将学生置于“权力在暗中运行”的“全景监狱”(法国哲学家福柯对人类社会控制方式的比喻,类似古罗马的金字塔式的监狱:不论管理者存在与否,罪犯潜意识里都感觉到被注视着,会自觉约束行为)之中,这种“培养告密者”计划,在充满温情的名义下,将大学变成“间谍”的培训基地以及“改造所”。鼓励“告密”戕害学生身心“告密”6之所以

8、在道德上难以被人接受,是因为它使人与人之间失去信任;告密者之所以遭人唾弃和孤立,是因为他们使周围的人感到了不安全。心理学家发现,不确定性会使人产生恐惧和焦虑。如果班级里总有人“打小报告”,班级气氛一定是紧张不安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也一定疏远的、戒备的。而对人的不信任一旦植根在孩子的心灵深处,一生中他都很难坦诚地、轻松地面对他人。一个被告密行为侵害过的群体,要重建成员间的信任是相当困难的。"告密"行为背后,会给学生留下沉重的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