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案例:古诗《钱塘湖春行》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案例:古诗《钱塘湖春行》教学反思

ID:38657898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7

初中语文案例:古诗《钱塘湖春行》教学反思_第1页
初中语文案例:古诗《钱塘湖春行》教学反思_第2页
初中语文案例:古诗《钱塘湖春行》教学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案例:古诗《钱塘湖春行》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品读注重体验情境开拓思维——古诗《钱塘湖春行》教学反思      过去在古诗文教学中,一些语文教师只重视字词串讲,忽视品读。字词串讲仅仅满足于对文本的疏通,只重视对字词的解释、识记,忽视文本的整体体验和情感熏陶,学生所得是一地鸡毛式的知识碎片,或是一味地傻读傻背,缺乏对古诗有效品读与深动体验。导致大多学生不喜欢学习古诗文,甚至怕学古诗文,以背古诗文为学习中痛苦的负担。如何让学生走近并喜爱学古诗文?一是要结合学生生活体验,尽可能详尽、直观的通过情境感知,使学生加深对古诗的感悟。二是通过朗读品析感悟意境,倡导情感体验。三是进一步拓宽情境,培养发散性思维,加深感悟。案例片段

2、描述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的关于歌颂、描绘春天的古诗已有不少了吧,谁来给我们大家背诵一下?生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生2:“二月春风似剪刀”。生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生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师:不错,先到这里,大家都背了有关春天诗句,有涉及到春景、春风、春雨,现在我们还要来学习一首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领略一下美丽西湖的春天。二、朗读示范 整体感知师:现在老师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读该古诗,你们也有一个任务,就是圈划出文中描写到的春景,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找到(教师范读,刚读完就有许多学生举手)生1:春水、早莺、新

3、燕、浅草。生2:马蹄(同学都笑)师:马蹄是春景吗?写马蹄是为了写什么春景啊?生:春草(异口同声)师:很好,突出了春草刚钻出来才能到马蹄一般高,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这些春景各自的特点“初平”、“争暖树”的“争”、“新燕”的“新”、“浅草”的“浅”,这都向我们透露着什么信息呢?生1:春天很有生命力。生2:春天生机勃勃。师:很好,春天充满了生命力,这首诗展示的是早春万物复苏的景象。那么面对如此美景,诗人的心情如何呢?诗中表达诗人情感的句子是哪一句?生:“最爱湖东行不足”(齐声回答)师:谁来解释一下这句话?生1:最爱在西湖的东堤行走,总觉得走不够。师:解释得不错。“不足”两字把诗

4、人对西湖春景的赞美喜爱之情,充分地刻画出来了。三、拓展延伸,品位欣赏师:我们在前面学过朱自清先生的《春》,同学们把这首古诗中涉及到的景,与《春》涉及到的内容作一下比较,找出相同点,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生1:我们组找到“乱花”与《春》中“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的,没名的,散在草丛里……”生2:我们组找到“浅草”与《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生3:我们组找到“水面初平”与《春》中“水涨起来了”师:嗯,不错。找得很仔细。还有吗?生4:我们组发现景有相似外,两位作者的情感也相似。师:从景到情了,相当好,能具体谈谈吗?生4:白居易对春的喜爱,朱

5、自清把春比做“娃娃”“姑娘”“青年”也体现了对春的喜爱。师:对!两篇作品都情景交融,寄情于景。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春的热爱和赞美。案例反思一、在古诗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及思维特征。在导入新课时,教师以学生积累的关于“春”的诗句来引出教学内容,这种方式虽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新课文有所缓冲,不显得突兀,但就《钱塘湖春行》中意象联系并不是很紧密,如果根据诗中特定的这些意象,通过多媒体展示钱塘湖春景图片,让学生进入情境,更贴合生活和学生实际体验,可能对学习诗文的触动更强烈,形成对诗意境的一种整体感悟,如再让学生根据这呈现出来的春景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后再来品味这首

6、诗,就会对古诗遣词用句的精妙凝练而内涵丰富的语言艺术更有感触。二、加强诵读,渗透朗读知识,培养语感,尊重学生自身体验。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自身范读并以优美的音乐为背景,让学生通过悦耳动听的音乐和教师有感情的朗读来体验作品的情感,但这不能替代学生通过自己的诵读来感受作品的独特的体验,因此课堂上还应重视学生的诵读。新课标在阅读评价中强调:“注重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强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可见,新课标对朗读教学的重视。在古诗教学中尤其要留时间让学生自己读,通过自己朗读来体会、理解、感悟,这是教师所不能替代的。三、拓宽情境,注重培养学

7、生的发散性思维,从不同角度去探究事物之间的相关联系,注重通过拓宽情境打开学生的思路,从而使学生从简单机械的古诗学习中摆脱出来,形成综合联系能力。在《钱塘湖春行》中,教师找相关内容的朱自清散文《春》联系教学,可以让学生把古诗中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与散文中唯美、直观的描绘找到相近之处,加深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这种联系性的比较阅读运用在古诗教学中促使学生的生活积累与古诗品读紧密联系起来,引发学生情感体验,拉近古诗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