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员工流失反思员工激励策略

从员工流失反思员工激励策略

ID:38652799

大小:2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7

从员工流失反思员工激励策略_第1页
从员工流失反思员工激励策略_第2页
从员工流失反思员工激励策略_第3页
从员工流失反思员工激励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员工流失反思员工激励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员工流失反思员工激励策略餐饮行业员工流失表现为流失时间的阶段性、流失方向的多元性特征;薪酬制度设计不合理、激励机制同质化、领导者激励不到位、员工潜能开发缺乏重视是造成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提出借鉴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验并结合激励理论,建立合理科学的薪酬制度,结合员工特点,营造特有的企业文化进行激励的策略。一、餐饮业员工流失现状据统计一般行业员工年流失率约为5―10%,但餐饮企业员工年流失率超过了20%.一项统计表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的餐饮企业员工平均流失率达到30%,有些企业甚至高达45%,其中具有大学学历的员工流失率高达70%以上。除了较高的流失率之外,餐饮业员工流失还呈现出

2、以下一些特点:(一)流失时间呈现出阶段性特征统计数据显示,餐饮业员工在试用期前后时期、工作两年后的升迁时期、工作满5年后的时期呈现出离职高峰。原因是刚进入企业的部分员工发现自己无法适应餐饮企业的工作,于是就选择离开。工作1―2年后的员工发现企业并没有给自己升迁和发展的机会,便跳槽到有升迁和发展机会的企业或其他行业。工作3―5年的员工因长时间从事某一特定岗位的工作产生了厌倦感,以及感觉升迁机会少,于是就选择新的行业。(二)流失方向呈现出多元化餐饮业员工离职后主要还是在同行业间流动,有些选择到高星级或同星级的酒店继续工作,同时也有部分员工选择到低星级酒店,决定因素在于企业给予员工的工资

3、待遇、晋升与发展机会。也有部分员工因厌倦餐饮业的工作环境或工作方式而选择其他的行业,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三)职位等级越高,流失率越低餐饮行业管理岗位与普通员工的工资待遇差别很大,随着职位等级的升高,流失率不断下降,职位等级与流失率呈负相关。一线员工是餐饮企业最辛苦的员工,工作量最大但工资往往是最低的,因此这部分人的流动是最频繁的;较高级别的管理者流动率低,因为企业对这部分人承诺高,同时可供选择的转职机会也相对较少。(四)高学历员工流失较突出大学生员工的就业心态和定位方面存在着问题,与餐饮企业的价值观念、服务理念等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眼高手低”者、“好高骛远”者不少,缺乏吃苦耐

4、劳、积累实践经验的思想准备,从而使自己失去继续工作的信心,流失到其他企业或其他行业。另一方面,在专业、学历与实践经验之间,餐饮行业似乎更注重后者,对新来的员工缺乏应有的重视,使之较难在餐饮业立足,更谈不上有所发展。由于缺乏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无疑加速了大学生员工的流失。二、餐饮行业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一)薪酬制度不合理餐饮企业一般员工的薪酬主要分为三部分:基本工资、与企业或部门效益挂钩的效益工资和福利部分。员工要提高工资报酬是很不容易的,实现的途径也很少,一般只有通过职位升迁或极少数员工因对顾客服务表现优异而得到的奖励;薪酬结构呆板,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不大。同时,企业对管理人员的工资

5、结构设计不合理,薪酬中固定比例较大,与企业整体经营和发展联系不密切;薪酬形式单一,没有发挥激励作用,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员。(二)激励机制同质化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得以满足。另外每个人的需求是不同的,女性员工相对而言对报酬更为看重,而男性员工更注重企业及自身的发展;高学历的员工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低学历的员工则首要注重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然而绝大多数餐饮企业却忽视了这一点,在激励员工的实际工作中一概而论,激励效力不明显。同时激励与绩效脱钩,干多干少都一样,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挫,进而影响餐饮企业的整体绩效。(三)领导者激励不到位虽然有

6、的餐饮企业也提出“以人为本”的口号,但没有“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实质。管理者官本位思想较严重,沟通不畅,不尊重员工。有些管理者不给有专业文凭的员工展示才能的机会,分配工作时不顾及员工的性格、爱好、兴趣、特长,只凭第一印象或主观臆断将其分配到某一部门。另外,管理者没有把一线员工当作自己的亲人,不深入了解他们的能力、困难、需求,并给予及时的帮助。缺乏与员工之间必要的交流。这种沟通与交流的缺乏,使得员工不能对餐饮企业或工作环境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无法融入其中并发挥自己的工作才能。没有建立起与员工互相忠诚的模式,没有创造出有利于员工忠诚于企业的环境。(四)对员工的潜能开发重视不够很多餐饮企业

7、只考虑自身利润和发展,却较少想到如何培养和造就员工。因此,企业的日常工作常常使员工感到单调、乏味,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限制,抱怨率高。同时,企业管理者在员工培训方面还存在矛盾心理,人员流失过于频繁使得企业对培训的投入有所顾忌,不愿为他人做嫁衣。培训方式单一,岗位上的技能培训最为常见,而培训的考核又常常是走过场、以应付为主,员工对此产生厌烦情绪,不配合,因而培训的目的就达不到。三、降低餐饮业员工流失的激励措施员工频频流失给餐饮企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一是降低服务质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