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644725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7
《论黄宗羲的“茶”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黄宗羲的“茶”性作为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代表之一的茶,在古代诗文中多有提及,其中较著名的是明末清初浙东学派鼻祖、余姚人黄宗羲的茶诗《余姚瀑布茶》,又名《制新茶》。黄宗羲,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清兵南下时,他曾组织“世忠营”,在余姚举兵抗清,达数年之久,鲁王政权授以监察御史兼职方之职。但因寡不敌众而告失败。清统一中国后,他多次拒绝清政府的征召,归隐于浙东四明山区的化安山。他在潜心草堂研习著作,课徒授业,著述以终,至死不仕清廷,并也与化安山的瀑布茶结下了不解之缘。黄宗羲出身官宦之家,从小的生活陶冶就养成了饮茶的习惯,特别是他隐居化安山之后,接触到瀑布茶,更觉得这种茶口
2、感清爽,温馨宜人,他就地取材开始喜欢饮用瀑布茶。黄宗羲在诗文中多次写到瀑布茶,而且多为赞美之词。瀑布茶的初始产地都在四明山区,一处在余姚化安山的化安双瀑;一处在白水冲瀑布上流的道士山。黄宗羲晚年在化安山筑龙虎草堂,归隐于此。读书著作之余,他与家乡的瀑布茶结下不解之缘。他在《余姚瀑布茶》中这样写道:檐溜松风方扫尽,轻阴正是采茶天。相邀直上孤峰顶,出市都争谷雨前。两筥东西分梗叶,一灯儿女共团圆。炒青已到更阑后,犹试新分瀑布泉。这是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农家采茶、制茶图。从这首诗中不难看出,黄宗羲不仅喜欢饮用瀑布茶,他还在隐居时亲自栽种瀑布茶。这首诗就是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他和家人们争抢时间上山采茶的
3、其乐融融的景象。在清晨打扫了庭院之后,全家人就趁着阴天上山采茶。因为谷雨茶品质好,卖的价钱好,不能错过这个采摘的好时机。接着写他家人聚在一起,忙碌着在夜里炒茶和品茶的热闹、欢愉的情景。这里的“炒青已到更阑后”,从侧面写出他们争抢时间、不顾更深的忙碌情形。最后一句堪称点睛之笔:制好了新茶,已是五更将尽,晨曦初露。虽然睡眼矇眬,但作为一位爱茶人,此时此刻用瀑布泉泡上一杯瀑布新茶,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该是何等的惬意与满足!这一点是与一般的茶农不一样的。一般的茶农为了多卖钱,正如俗话说的“织席的睡土坑”一样,舍不得自家饮用。而黄宗羲家种茶不是以卖钱为目的,妙制好的新茶当然就应该自家先品尝了!此情此
4、境真是茶人的一大快事,唯有黄宗羲这样热爱生活,懂得种茶、制茶、品茶的世外隐士才有福消受。这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他对瀑布茶的喜爱心情。黄宗羲在《余姚瀑布茶》中曾写到“一灯儿女共团圆”的情景,也许当时这个女儿还未出嫁或刚好回娘家来了。这次则不同,爱茶而又经常通宵吟诗的四女未回娘家采新茶。诗人想得周到,立即为爱女寄去刚采制的新茶,还赋诗相赠。可以想象,当女儿收到浸润着浓浓父爱的香茗和新诗时,一定会怀着无限欣喜的心情,又要通宵品茗并作诗相和,可惜未见传世。黄宗羲诗文著述宏富。可以想知,家乡的瀑布茶赋予了他源源不绝的文思,是茶香浸润着他的笔墨。诗句极写诗人作为书生农夫的自信与潇洒。茅屋中文房四宝与犁耙
5、刀锄并存,既能扶犁耕田,又能提笔著书,只有归隐山居的大儒黄宗羲才有这般风景。除了种植五谷,诗人还植茶种药,“药灶茶铛”便是生动的写照。身为大儒而能胜任农耕,养活一家十口还绰绰有余,这是很多古今儒生望尘莫及的。这实际上也写出了他被迫隐居后壮志难酬的无奈心绪。看来,黄宗羲在化安山种茶,不只是因为他喜欢饮茶,更重要的是他的一种精神的寄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