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说的影视剧改编

论小说的影视剧改编

ID:38637124

大小:88.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6-16

上传者:U-2441
论小说的影视剧改编_第1页
论小说的影视剧改编_第2页
论小说的影视剧改编_第3页
论小说的影视剧改编_第4页
论小说的影视剧改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小说的影视剧改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PINGDINGSHANUNIVERSITY毕业论文题目:论小说的影视剧改编院(系):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年级:2009级广播电视编导姓名:臧丹学号:091500204指导教师:刘春艳讲师2013年4月12日 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毕业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试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平顶山学院。本人完全了解平顶山学院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平顶山学院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平顶山学院。本人离校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平顶山学院。论文作者签名:日期:指导老师签名:日期: 平顶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摘要小说和影视剧都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作品,小说和影视剧同时具有的文学性、叙事性和时空性,把小说和影视剧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小说和影视剧的可通约性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性。小说是抽象的语言符号,具有内在感悟的无限延伸性。影视剧是直观的声画符号,善于用生动的形象和唯美的画面展现生活常态和制造视觉享受。小说和影视剧的不可通约性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好的小说为影视剧的改编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是影视剧改编的源泉。影视剧的成功改编不仅催红了成为改编素材的原著小说,还引发了新的写作形式——影视剧本的出现。小说的影视剧改编会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改编成功会受到好评如潮,促使编剧进行更好的二度创作。改编失败的影视剧会备受争议,会引起编剧的深思,更加注重忠于原著和人物刻画。小说和影视剧的互动发展促使两者达到共存双赢。关键词:小说;影视剧;改编III 平顶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TheTheoryofFictionalFilmsandAdaptationAbstract:NovelsandTVdramasarecomingfromlifeandabovelife,theyhavetheliterariness,narrativeandspace-timeatthesametime,thenovelandthefilmandtelevisionplaycloselylinkedtogether,novelsanddramascommensurabilityprovidespossibilityforthecombinationofboth.Novelisanabstractlanguagesign,whichhasintrinsicfeelingofinfiniteextensibility.Contentisintuitivepicturesymbol,whicharegoodatusingvividandbeautifulpicturestoshowlifenormalandcreatevisualenjoyment.Novelsandmoviesofincommensurabilitymakebothpromoteeachotherandgaincommondevelopment.Goodadaptednovelswhichprovidealotofmaterialsforfilmsandtelevisionplays,arethesourceofcontentadaptation.Successfuladaptedfilmsnotonlypushoriginalmaterialofthenovelred,havealsoledtotheemergenceofnewformsofwriting.Adaptationswillstronglycausepublicresponse,successfulladaptationswillgetravereviews,andpromptthewriterstomakeabetterrecreation.Thefailureofadapteddramaswillbecontroversial.Itwillcausethethoughtofwriters,andpaymoreattentiontobeingloyaltotheoriginalcharacters.InteractivedevelopmentofnovelsandTVdramasmakethemreachthecoexistenceofawin-winsituation.KeyWords:Fiction;TheFilmandTelevisionPlay;AdaptationIII 平顶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目录一、小说和影视剧的关系1(一)小说和影视剧的可通约性2(二)小说和影视剧的不可通约性4二、小说和影视剧的互动发展5(一)小说是影视剧创作的源泉6(二)影视剧催红小说7三、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社会反响9(一)改编成功的好评如潮9(二)改编失败的备受争议10参考文献11致谢12III 平顶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影视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与戏曲、美术、音乐、诗歌、小说等文学艺术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小说是影视剧发展过程中得以吸收和借鉴的重要因素,因此影视剧也具有相应的文学性。但是小说和影视剧并不能因此等同,影视剧和小说的传播媒介和语言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两者又是截然不同的艺术。小说和影视剧两者又具有分合难定的紧张与暧昧关系,它们之间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其中最直接、最明显的关系就是影视剧对小说的大量改编。小说和影视剧之间的差异性,使他们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小说和影视剧在交叉和分离中实现互动。小说的影视剧改编不仅仅是中国所特有的现象,在世界影坛上也同样是一个普遍现象。《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自斯蒂芬·金的《不同的季节》,《迷雾》改编斯蒂芬·金的同名作品,《时间旅行者的妻子》这让人联想到文学大师马尔克斯的巨著《霍乱时期的爱情》,《乱世佳人》是根据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南北战争题材的小说《飘》(GonewiththeWind)改编的等等。同样在中国影视剧中也存在小说的影视剧改编,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莫言的小说《白狗秋千架》的改编,荣获了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大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红高粱》是导演张艺谋根据莫言的同名小说改编,是第一部走出国门并荣获国际A级电影节大奖的影片。另外张艺谋曾说过,他在电影《红高粱》上的成功要感谢莫言提供给他一部好的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成就了莫言。一、小说和影视剧的关系小说和影视剧都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作品,都是基于生活的原型加上合理的想象和虚构而打造出来的典型,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因而小说和影视剧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小说和影视剧同时具有的文学性、叙事性和时空性把小说和影视剧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小说的影视剧改编提供了可能性。另外小说的文字传播媒介和影视剧的声画传播媒介的不同,使小说和影视剧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使两者相互借鉴,共同发展。11 平顶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一)小说和影视剧的可通约性小说是语言艺术,是一种以文字来表达感情,再现生活的文学载体。因此,小说的文学性不言而喻。影视剧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剧本中的语言和内容、叙述性等几个方面。构成电视剧的基础和根据,是电视剧的文学剧本,因此电视剧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学特征,也是电视剧内部艺术组成的重要部分。[1]陈凯歌曾说过一个好的剧本是一部影视剧作成功的关键。在影视剧的拍摄过程中,导演最早接触到的文学剧本是由编剧用文学语言创作的。剧本也要根据影视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以及所处的情景对对白和画外音进行文学语言的润色和锤炼,以达到影视剧的合情合理。这充分体现了影视剧的文学性。比如最新的热播剧《甄嬛传》中安常在说的一句话:“杏花虽美,可结出的果子极酸,杏仁更是苦涩,若做人做事皆是开头美好,而结局潦倒,又有何意义。倒不如像松柏,终年青翠,无花无果也就罢了。”经过对语言的文学性处理更符合清朝那个时代的说话腔调,十足的体现了宫廷剧中被锁在深宫后院,被厚厚围墙困住,经历后宫嫔妃明争暗斗后身心俱惫而又失落孤寂的情景。又如甄嬛所说:“在这后宫中想要升就必须得猜得中皇上的心思,若想要活,就要猜得中其他女人的心思。娘娘容不容臣妾,是娘娘的气度。能不能让娘娘容得下,是嫔妾的本事。”剧本中语言的推敲十分贴切影视剧中塑造的甄嬛这个人物的形象。既写出甄嬛的聪明和心思缜密,又写出了她不卑不亢、有勇有谋的人物性格。杨曙在《论电影中的文学性因素与当代大片中剧本的粗糙》中认为电影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语言和内容两个方面。首先,在语言的文学韵味方面,影视作品通过光、影、声、画等手段体现了听觉愉悦和视觉审美,多重“能指”的影像展示既满足了影视的可看性,也拓宽了画面的想象空间。这种影像的表现方法很好的引用了文学的修辞方法,产生了美丽流动的想象空间。电影凭借独特的视听语言和扣人心弦的魅力,深化作品的主题,传达深邃的哲理,成为更有利于人们思考人生、体察社会的另一种更诱人的艺术样式。作者的意图常常以“潜在”的方式隐含在画面和声音的背后,那些隐藏在镜头后面的“意义”11 平顶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必须由具备一定文化背景的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对镜头语言即时解码而获得,沉重的文化思考蕴涵在直观的镜头之后,让观众自己去玩味。大众阅读心理由文字向图像转变,当影像消解了文字表达中思想的沉重和所谓“哲理性”时,却往往反而更贴近了作者的本意,揭示了人性的真实。另外,它要求电影中人物语言具备完全的生活化特点,这一点是电影语言的基础。可以说,对电影语言的适度提炼和加工,增强其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其次,在内容方面。要加强文学和影视剧的联姻,要适当的吸取侧重表现的文学艺术的特点的思想内涵,使影视剧的思想更丰富,使思想美真正融入影视剧中。[2]文学作品的故事讲述有叙述结构,记叙、插叙、倒叙、平行和交叉叙述,而影视剧有平行式蒙太奇、对比式蒙太奇、复现式蒙太奇、隐喻式蒙太奇,蒙太奇剪辑可以达到时空的转换,把文学作品中的叙事结构搬上荧幕,也体现了影视剧的文学性。比如张艺谋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采用文学的倒叙方式,影片以玉生回家奔丧带出父亲母亲之间的恋爱过程。又如《我家有喜》中常用插叙的方式来交代冷康城的身份和冷芙蓉的改名换姓的原因及造成她外表冷内心热、刀子嘴豆腐心这种性格的原由。小说和影视剧同时具有叙事性和时空性。小说和影视剧虽然传播媒介不同,小说是用语言文字的形式,以抽象的文字描述带大家进行思想上的运动,开启人们思维的想象空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影视剧是一门综合艺术,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整个故事情节,给人以直观的感觉。但是两者都在以自己的传播媒介再现和反映生活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在叙述的过程中,小说和影视剧都具有的时空感,让故事情节曲折,故事条理明晰有层次。如小说中用文字描写一眨眼十几年过去了,一个小孩儿一下长成了帅小伙来表示时间感,影视剧则用小孩儿脱鞋上床,特写地上的一双小孩儿鞋变成了一双成人鞋来展现时间的飞逝。小说和影视剧所共有的叙事性和时空性为小说和影视剧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性,使小说的影视剧改编有了可靠的依据。11 平顶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小说和影视剧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都能带给人心灵的悸动和感悟,也会给人的生活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小说《平凡的世界》作者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在近十年的广阔背景下,通过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各阶层大多数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追求,挫折与爱情,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现实的冲突,纷繁错乱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现了社会普通人士在大时代的背景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其中最引人感动的,还是孙氏兄弟不甘为命运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发掘自己被禁锢的价值,自强不息的命运主旋律,成为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之作。电影《手机》严守一是一个以“说话”为生的人,他的节目以说真话见长,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不由自主的开始说谎话。在三个女人中周旋的严守一只能利用手机来掩盖自己日益狼狈不堪的生活。制片人费墨是严守一的老搭档兼好朋友,两人相互打掩护,欺骗各自的妻子。当谎话和手机连在一起时,手机就变成了“手雷”。电视剧《手机》的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争议,引发了夫妻间的信任问题。“与所有手机持有者共免”,这是电影《手机》电影海报的宣传用语。很有意思的是这个“免”字的用法,只有当你看完整部影片时才知道那不是一个错别字,其实这里面包含着一种劝勉式的说教。小说和影视剧的相似性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可能,从而为小说向影视剧的改编提供了契机。(二)小说和影视剧的不可通约性小说是文字艺术,能以极少的笔墨,反应出更为广泛的社会内容,蕴含着更为深刻的人生哲理,文字的抽象概括性、象征隐喻性以及分析性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具有审美的无限延伸性。如果文字语言选择的好,它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一篇好的文字往往能引起脑海中活灵活现的画面,启发许多生动的观念,甚至比描写的东西本身获得的更要多。德国的美学家姚斯认为:文学作品本身没有生命,是读者的阅读赋予了作品无穷的意义。读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能赋予文本新的阐释,从而使得作品的意义得到不断的开拓与构建,从而积累对现实生活更深刻的理解。这是任何影视作品所不能独立完成的。正如王安忆在评价电影《复活》时说的“电影只是用了小说的世俗方面”,而小说则显示了作家“自我”的“心灵世界”。[3]影视剧是综合艺术,涵盖了戏剧、音乐、摄影、雕塑、文字、绘画、建筑、舞蹈等等,是视听艺术,是声音和画面的结合。影视剧能够更直观、形象、具体的展现生活的原貌,让人身临其境并能够从视觉上真实的感受事物、景象的存在。影视剧能够带你去领略你原来没有注意观察或无法观察到的人、事、物或景。像法国导演吕克·雅克11 平顶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拍摄的纪录片《帝企鹅日记》,本片记录的是南极大陆上的帝企鹅生存和繁衍的故事。成年企鹅求爱、成婚,小企鹅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许多艰难与危险。影片展示了滑稽、可爱而又坚强的帝企鹅怎样与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它们的天敌作斗争。影视剧的蒙太奇剪辑组合手法可以创造出超视觉的视听感受,影视剧科技的发展可以运用特技做出你想要的,但又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效果。如美国导演大卫•芬奇的电影《搏击俱乐部》中运用前卫的剪辑风格和淋漓尽致的影像效果,在近数的年轻电影人当中,拥有最丰富表现手法。他在《搏击俱乐部》中运用了几乎所有的影像效果和剪辑技术,成功构筑了一个无法区分现实和噩梦的世界。用大特写镜头拍摄的脸部像是痉挛似的抽动,大量曝光镜头下意识的加入进来,这一前卫的剪辑风格使观看者的意识变得混乱,唤醒潜意识中的暴力冲动。正如莫言在一次演讲中所说的“在有了录音机、录像机、互联网的今天,小说的状物写景、描写画色的功能,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你的文笔无论如何优美准确,也写不过摄影机的镜头了。”[4]小说和影视剧都有各自的特点、优势和生存发展空间。小说是一种文字艺术,文字的奥秘在于可以发挥无限的想象空间,含蓄、内在、神秘,追求与生活的“神似”,而影视剧直接搬上荧幕展现在大家眼前,直观、通俗、生活化,更多的追求与生活的“形似”。小说是抽象的语言符号,带有深刻的韵味,善于营造广阔的想象空间,具有内在感悟的无限延伸性。影视剧是直观的声画符号,带有视觉的冲击感,善于用生动形象和唯美的画面展现生活常态和制造视觉享受。因此,小说和影视剧的差异性促成两者走向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小说和影视剧的互动发展小说和影视剧具有天然的联系性,两者走向结合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必然性。小说追求的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景外之致、画外之韵,是以抽象的文字语言去提取读者脑中的画面储存。影视剧追求的是画面美、声音美、景象美、意象美,是以逼真的视听语言去碰撞视听感官。小说的内蕴和影视剧的直观使两者相互区别。小说和影视剧各自具有的特点促使双方互动发展。法国的艾•菲兹利埃说过:“文学和电影的关系可以归结为两大问题,电影能够为文学带来什么?文学能够为电影带来什么?”[5]11 平顶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一)小说是影视剧创作的源泉从时代的发展上讲,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们在物质需求的满足下开始更多的放眼于精神层次的追求。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生活的面貌,来展现社会的状态。这就使得影视剧从戏曲向中、长篇小说转变,小说为影视剧提供更多更血肉丰满的素材。从文学意义上讲,小说和影视剧都具有叙事功能,而小说的叙述水平无论是从题材、内容、和观念、手段,还是叙事方式、叙事策略、叙事技巧和叙事风格都远远高于影视剧。因此,小说的改编可以提高影视剧的叙事水准。优秀的小说可以为影视作品提供丰富的故事素材、厚重的人文气息、深刻的思想内涵、生动的人物形象、鲜明的人物性格、特有的表现手法等,这样也就为导演创建了一个可以加入自我想象、理解和时代背景的二度创作的空间。如同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李健吾在40年代谈到他将外国名著改编为话剧时说过的:“利用原作的某一点,把自己的血肉填了进去,成为一个有性格有土性的东西。”[6]中外小说的影视剧改编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如《霸王别姬》、《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红楼梦》、《西游记》、《茶馆》、《四世同堂》、《辛德勒的名单》、《沉默的羔羊》、《阿甘正传》、《乱世佳人》、《简爱》等,充分体现了文学是影视剧生命力旺盛的源泉。电视剧《富贵》是编剧谢红丽根据余华的小说《活着》改编的,她将自己独特的理解融入其中,把原小说中12万字的内容扩展成了相当于60万字的30集电视剧。谢红丽认为:“正因为小说的内涵很深,所以有很多东西完全可以打开,富贵一家活的精彩的一面表现的越充分,这种精彩的人生被打碎后,悲剧的力量就越大。在余华的原著《活着》的结尾,凤霞的儿子苦根吃豆子撑死了,但我还为故事保留了一点亮色,没有把苦根‘写’死,结尾是一个老头和一头牛,一个小孩放学了,喊着外公,远远的跑过来,但并不是其乐融融的场面。分寸很重要,多一点则长,少一点则短。”从小说到电视剧,经过编剧的再创作,用更细腻的手法展现了生命中其实并没有幸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的活着。影视剧离开小说,就像故事少了主人公,没有了情节和叙事,也就称不上第七艺术。11 平顶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著名导演张艺谋曾坦言:他一向认为中国电影离不开中国文学,细观中国电影发展的这些年,会发现大部分好电影都是根据小说改编的。谈到第五代导演的电影取材和走向,事实上是文学作品开启了第一步,我们可以根据文学的基础看他们发展方向。我们研究中国影视剧,最开始要研究中国文学。因为中国影视剧不可能离开文学的支撑和依靠。看中国的影视剧是否繁荣,要看中国的文学是否繁荣。中国能有好的影视剧要感谢好的小说为影视剧的再创造提供了可能。张艺谋的话充分说明了小说和影视结合的必要性,促进电影的繁荣和二度创作。像英国导演彼得•格林纳韦也说过“我们谁都没有看过真正的电影,我们所看到过的只不过是配有画面的小说而已。”(二)影视剧催红小说影视剧催红了成为改编素材的原著小说。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播、电视、网络普及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生活的传播媒介由纸质的书信进入快速传播的网络时代。影视剧是综合艺术,兼大众性与广泛的传播与一身,因此影视剧具有了空前的影响力。随着影视剧的热播,被改编的小说也会在同一时间被关注,那些被尘封的书卷会被重新开启。影视剧也会把本是很优秀但没有被发掘出来的小说带到大家的眼前,激发观众的兴趣,从而使更多的人去翻阅查找与影视剧内容相关的文学作品。由此可见影视作品拓宽了小说的传播渠道和范围,扩大了小说的影响力。比如随着电视剧《闯关东》的热播,同名小说《闯关东》的热潮并未随着电视剧的收场而退去,反而“勇闯”书市。根据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观测系统公布,同名小说《闯关东》在国内图书零售市场连续2月名列榜首。通过对2月榜单前10名分析,因影视剧热播而热卖的3部作品分别是《闯关东》、《我叫刘跃进》、《士兵突击》。叶辛的长篇小说《孽债》,初版发行两万册,但在改编成电视剧之后,小说几度重印,数量高达25万册。周梅森以1983年发表的第一部中篇小说《沉沦的土地》而走上文坛,十多年间一直未引起人们的关注,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他的小说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才名声大增。影视剧催红了小说写作的新形式。影视改编给小说的作者带来了名利双收。刘震云也坦言:“写作并不是多超脱的职业,与家乡的剃头匠、手艺人等职业问并没有多大差别,所以也没必要把自己看得多高。”“11 平顶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大家觉得一个人的作品由小说改成电影,就好像良家妇女变成了风尘女子一样。我觉得这个事情应该倒过来看,小说变成电影并不是坏事,并不是作家堕落了。很现实的,第一,增加了他的物质收入。第二,它能够增加小说的传播量。生活变了,电视、电影、网络传播可达的广度,特别是速度,比纸媒介要大得多。中国所有的前沿的这些作家,他们的知名度跟他们的作品改编成影视剧有极大的关系,这是一个现实。”[7]因此,当代小说家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影视剧的巨大影响力能够为小说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具有发展潜力的生存空间,为小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促使小说家在写作时向影视剧靠拢的新形势。更多的小说家在创作时,已经在为改编做准备,开始注重写作选材的大众化——家庭生活、伦理关系或存在于人们身边的凡人琐事、内容语言的镜头化。正如塞米利安指出的:“技巧成熟的作家,总是力求在作品中创造出行动正在持续进行中的客观印象,犹如银幕上的情景。”[8]刘震云的《手机》文本,一改往常严肃、沉重的叙事习惯,用讽刺、调侃的形式来展示整个故事的内容。小说的内容极具大众化,选取与生活和大众契合的通讯工具——手机来展开,寻找与受众的默契,增加小说的现实意义。放弃以前寓言式语言的表达形式,转而用轻松幽默、朴素直白的语言进行更本色的叙述,力图给读者在体味作品的同时带来愉悦的心境。这样进行创作的不只是刘震云一人,海岩、苏童、莫言、余华、周梅森等一大批小说家在创作时,都不自觉的流露出对影视剧本的兴趣。影视剧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在影视剧热播之后影视剧会以小说的形式再次呈现。刘震云的小说《手机》“先电影后小说”的创作方式它打破了传统小说——剧本——影视的改编过程,而倒置为剧本——影视——小说,它是传统小说与影视剧作两种艺术形式的衍生物,被称为“后生”现象。在创作中,小说家以影视作品为根本,一边用文字描述自己欣赏影视剧时的心里感受,另外还得在小说创作的基本规律下,加以合理的想象对影视剧进行加工整合。带有极强影视性的小说《江山》在出版以后,作者邓一光作了一下说明:“11 平顶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小说原是一部电视连续剧的剧本,作为影视工业中的一环,写作时采用了接近工作台本的简洁做法,没有人物状态描述,离着文学本很远,几乎就是一个分镜头台词本。原本未打算出版,只是试图给导演讲述一个故事,以便他们在二度创作时有所凭借。后来出版社索要这个故事,为了方便读者阅读,作了些简单的体例变动和部分场次及内容删节,成了现在这个版本。”[9]综上所述,当小说和影视走向结合,绝不是一种历史的偶然或巧合,也不是作家的“堕落”,而是有其必然性的。两种艺术之间的共性为其提供了可能性;两者的差异性使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影视以其独特的优势对小说进行普及、推广,而小说借电影、电视剧的改编得到张扬。“影视以小说作为自己的一种载体,达到传播形式的补偿,而小说借影视延续自己的香火”。[10]三、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社会反响小说是影视剧本创作的一个重要来源,小说的影视剧改编是当今影视剧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大量的小说改编,会让受众对小说和影视剧进行对比,去感受影视剧中人物是否忠于原著,是否符合原著人物性格、内涵意蕴,也会引起观众对影视剧二度创作的评价。(一)改编成功的好评如潮小说的成功改编会让受众产生共鸣,会引发受众的思考和感想。也会把小说中描写经典的部分和人物性格表现的生动形象、活灵活现,把小说的精髓挖掘的淋漓尽致。如导演张艺谋改编莫言的同名小说《红高粱》,体现的就是这种人性生命最为原始的本能和张扬,就如同十八里坡那风雨剥蚀圆形拱门在夕阳的映衬下,宛如一幅古老而神秘的原始图腾,始终接受着人们仪式化的崇拜,是一切生命和激情的源头。影片中那广袤的高粱,可以说是电影里生命激情的具体代表,其实在莫言的原著小说中,红高粱并未承载着过多的精神内涵,而在电影中,张艺谋不仅特地种植了这广袤的高粱,更是用镜头将这批高粱地表现得无比舒展、盛大、坚强、热烈,从而成为张艺谋那仪式化的影像风格,重要的载体,创造了几场在中国电影史上堪称经典的段落,让观众领略到了那生命本能的激情与张扬。《红高粱》的成功改编,深受观众的喜爱,曾经荣获在11 平顶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1988年获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最佳录音奖;摩洛哥第一届马拉什国际电影电视节导演大阿特拉斯金奖;获第十一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民主德国电影家协会年度奖提名奖;第三十八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第十六届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广播电台听众评委会最佳影片奖;第五届津巴布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故事片真实新颖奖;第三十五届悉尼国际电影节电影评论奖;古巴年度发行电影评奖十部最佳故事片之一;法国第五届蒙彼利埃国际电影节银熊猫奖。(二)改编失败的备受争议小说的失败改编会让读者有不忠于原著的感觉,小说中的细节和语言不能很好的表现出原著中的意蕴、思想,不能细致的塑造出小说中刻画的人物性格。如新版《红楼梦》中,王夫人是吃斋念佛的典型封建家长形象,因为“美”的问题她曾经撵了晴雯,为了轻狂的问题她曾经逐了金钏,但在新版里自己却带朵大红花。一切朴素淡雅都被抹杀,这就是倒退。导演完全没有认识王夫人这一角色。她不爱出风头,所以很多事都交给王熙凤,不得以才过问。在作风上更是深居简出,只到贾母面前尽孝,许多事能推就推,比如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她就要王熙凤代陪。还有一次是贾宝玉要跟王夫人吃饭,她是怎么说的,她说:“正经吃你的去,我今儿吃斋。”她是清心寡欲的人,所以一见到晴雯那样的“妖艳胚子”立马就受不了。而如今竟然自己带了朵大红花,这是在当今炒做的滚滚人流中也同是一种悲哀和笑料。影片中的节奏慢到令人发指,刘姥姥初进大观园,纯写实拍法,走过长长的廊,重重的门,说着絮叨的话,一下子二十分钟不见了,刘姥姥还在路上。导演似乎也知道节奏太慢,因此频频使用快镜头,譬如前面所说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在走的过程中猛然加速,顿而又恢复正常,感觉刘姥姥是冰面上自由滑翔的溜冰选手。这样的频繁的快节奏让人产生眩晕感,有种在看恐怖片中突现的惊悚镜头。虽然新版《红楼梦》启用了很多知名的演员,但仍然感觉他们的演技和老版的那些演员比起来相差甚远。新版中的林黛玉年龄偏小,虽符合原著,但演技尚差火候,无论是从外部表情还是内心活动的表现,都没能很好的把握原著中人物的特点,给人一种强装硬敷之感。老版中的林黛玉是由演员陈晓旭11 平顶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扮演的,由她饰演的林黛玉形象基本上已和本人血肉相连了。虽说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林黛玉,但如今活着的中国人一提起曹公笔下的林妹妹,首先想到的一定会是陈晓旭。人的气质是和性格联系在一起的,某种气质更容易形成某种性格,如多血质人的容易形成乐于助人,活泼好动的性格,黛玉则属于抑郁质,这种气质为她性格的形成起了奠基的作用,使得她“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这样的气质也导致她在思维方式上的消极和被动。“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段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一段经典传神的描写,基本上已和屏幕上的陈晓旭浑然一体了。相对陈晓旭,新版中林黛玉的扮演者蒋梦婕无论是从外型还是神韵,都和我们思想深处的黛玉有天壤之别,虽有飘逸之貌,但缺少黛玉之愁。总之小说的影视剧改编为影视剧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读者开创了一种的全新的阅读方式。而被改编的影视剧的小说再一次获得了大批量新的读者群。小说和影视剧的联姻使小说的传播得到了扩张和延伸,大量的增加了小说的阅读量和影响力。而小说的影视改编也为影视剧的创造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两者的相互影响和借鉴,使小说和影视剧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因素,走向双赢共赢。参考文献[1]高鑫.电视剧创作概论[M].北京:北京十月文学出版社,1984:27.[2]杨曙.论电影中的文学性因素与当代大片中剧本的粗糙[J].电影文学,2007(23).[3]王安忆.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14.[4]莫言.小说的气味[J].浙江大学学报,2002(4).[5]汪流.电影编剧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67.[6]钱理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2.[7]赵茜琦等.影视文化对刘震云小说创作的影响以——《手机》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报,2010(5).[8]塞米利安著.现代小说美学[M].宋协立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55.[9]申载春.影视艺术与小说文体[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10]周薇、刘薇.“影视小说”现象分析[J].电影周刊,2004(2).11 平顶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致谢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挥洒过汗水,也滴落过泪花,这里有我熟悉的一切,有我热爱的一切。恍惚中,在美丽的校园度过了人生最为宝贵的年华。迈进象牙塔殿堂时的激动,仍时刻在内心回荡,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蜕变。蜕变需要经历过磨练,磨练可以让我们更为坚强,去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感谢刘春艳导师,是你的悉心指导、关心和鼓励下,才使得我学会了如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感谢你让我懂得了只有通过努力才能最终取得成功。同时感谢我的同学,感谢平顶山学院,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记得这里所带给我的一切有关成长的记忆。再次谢谢老师!谢谢平顶山学院!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