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的原理实验与讲解

热力环流的原理实验与讲解

ID:38632291

大小:9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6

热力环流的原理实验与讲解_第1页
热力环流的原理实验与讲解_第2页
热力环流的原理实验与讲解_第3页
资源描述:

《热力环流的原理实验与讲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热力环流的原理实验与讲解一.实验演示:根据人教版教材“活动”玻璃缸内空气运动的方向。实验材料:长方形的玻璃缸(长100cm左右,宽30cm左右,高40cm左右)、胶合板或塑料薄膜、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束香、火柴等。实验步骤:(1)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缸的两端;(2)用平整的胶合板将玻璃缸上部的开口盖严;(3)在胶合板的一侧(装冰块的盆上方)开一个小洞;(4)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问题引导:烟雾是向哪边运动?向温度高还是低的方向飘动?思考:为什么空气会这样流动?学生活动:把所观察到的空气流动方向画出来。显示三条直

2、线(看空气柱的变化)讲述:假设这三条线是ABC三地的三条等压线。思考:(1)在地面冷热均匀的情况下,三地的大气处于什么状态?(2)A地受热,BC两地遇冷时,大气发生怎样的物理变化?(冷热不均的情况下,A地大气膨胀上升,BC两地大气收缩下沉)(3)三地的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分别有什么变化?等压面随之发生怎样的变化?(A地上空空气聚集形成高压,BC两地空气密底减少形成低压;近地面,A空气上升,空气稀疏形成低压,BC两地空气下沉聚集形成高压)(4)此时,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是否还相同?这种气压差异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结论: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过

3、程:地表的冷热差异→大气的上升运动→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二.图示讲解1.如果A、B两地温度相等(图1),那么,这两个气柱内大气的密度、质量如何?(相等)这样,在同一水平面上会不会产生大气的运动?(不会)图12.如果A地近地面空气受热,而附近B地空气相对较冷(图2),这时,A、B两地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将产生怎样的运动?(A地空气上升,B地空气下沉)那么A、B两地上空的空气密度发生了什么变化?(A地上空密度增大,B地上空密度减少)气压有何变化?(A地上空气压升高,B地上空气压降低)3.空气的流动与水的流动有相似之处,水

4、从高处流向低处,气流呢?(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如图所示,气流从A地上空流向B地上空。那么A、B两地近地面的气压状况与气流方向又怎样呢(图3)?(A地气压低,B地气压高,气流从B地流向A地)图3图2就同一地方而言,近地面的气压总比其高空的气压要高,例如,A地近地面气压比其高空气压是否要低呢?(不是,A地近地面气压比其高空要高)为什么?(A地近地面空气密度比其高空大),那么,图上标A地近地面气压低是什么含义?(指相对同一水平面上的B地而言的)。注意,投影片Ⅳ的三张分解片可制成复合片边讲边演示。三.原理透视由于地区间冷热不均

5、引起了空气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空气的上升或下沉,造成了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气压差异导致了空气的水平运动,这样就形成了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如下图示)。形成过程:近地面空气受热引起气流上升运动,近地面空气冷却引起气流下沉运动。空气上升使高空气压升高,等压面向上凸起;空气下沉使高空气压降低,等压面向下凹陷。高空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导致近地面气流上升处气压下降,等压面向下凹陷,近地面气流下沉处气压升高,等压面向上凸起。近地面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需要强调的是:高压、低压是同一水平面比原来受热均匀时

6、的增加或减小,而在垂直方向上地面气压始终高于高空气压。在城市和郊区之间也存在热力环流,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因此城市规划时,污染严重的工厂和卫星城应建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避免加重污染或相互污染,在热力环流范围内的郊区应有绿化带。四.例题读“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回答:(1)图中方框内是低压还是高压,用“高”或“低”填在图中。(2)从空气的垂直运动来看:热的地区空气,冷的地区空气。(3)从水平方向看:空气从气压流向气压。(4)图中的空气环流是因引起的,因此称为环流。解析:A地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到上空积聚起来,使

7、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B、C两地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在近地面,A地空气上升后向外流出,使A地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B、C两地因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热力环流。答案:(1)图A上为高压,A下为低压;B、C上为低压,下为高压(2)上升下沉(3)高低(4)地面冷热不均热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