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日常法律工作的意涵变迁

当代中国日常法律工作的意涵变迁

ID:38631171

大小:145.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6-16

当代中国日常法律工作的意涵变迁_第1页
当代中国日常法律工作的意涵变迁_第2页
当代中国日常法律工作的意涵变迁_第3页
当代中国日常法律工作的意涵变迁_第4页
当代中国日常法律工作的意涵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中国日常法律工作的意涵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当代中国日常法律工作的意涵变迁(1979-2003)一、法律系统与日常社会生活2二、"法律顾问"栏目25年的总体性描述3三、法律咨询的意涵变迁:以三种案件类型为例7(一)亲属继承案件7(二)借贷案件10(三)劳动人事案件12结论14作者:刘思达,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原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p90-105本文通过对《民主与法制》"法律顾问"栏目1979-2003年的2077个案例的分析,追溯当代中国的日常法律工作在法律改革25年间的意涵变迁。通过对该"法律顾问"栏目的分析,指出在

2、这一宏大变革的25年里,中国的法律人在其日常工作中逐渐引用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并采取越来越技术化的语言回应来自公众的问题,但这同时也增加了民众充分理解和运用法律人咨询意见的难度。这一法律系统与日常社会生活之间的沟通困境是中国法律改革出现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关键词:法律改革;法律人;日常法律工作;法律咨询;沟通困境作者刘思达,1980年生,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候选人从1970年代末开始,中国的法律制度经历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革。数以万计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部委规章和地方性法规颁布实施,「1」而

3、与这一宏大立法过程相伴随的是律师业的逐步脱钩改制「2」、形形色色的法律服务提供者的大量出现,「3」以及司法制度的各种符号化与实质性改革。「4」然而,这一仍在进行中的法律改革在解决公众日常纠纷的诸多方面都遭遇了阻力。虽然中国民众的法律知识与法律意识近年来有了明显增强,但当他们真正接触律师和法院的时候,得到的却往往是令人失望的结果。「5」在农村地区,大量的纠纷和冤情都是通过非法律的手段解决,「6」而法律人"送法下乡"的艰难历程所显示的恰恰是法律在传统社会与文化面前的无力。「7」作为对法律改革困境的一种

4、反思,在1990年代中期,中国法学界与社会科学界都开始关注所谓法治的"本土资源"问题,并出现了一些针对乡土社会中纠纷解决与法律运作的出色的实证研究。「8」然而,这一尚处于萌芽期的学术传统并没能充分回应其自身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例如,所谓"本土资源"是否只能在乡土社会的最远处被发现,法律人在实践中对国家正式法律与"本土资源"将如何选择和运用,在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之间的张力下中国民众对法律的态度将如何转变,等等。17本文所做的工作正是为了更好地揭示并理解这些中国当代法律改革中所出现的核心问题的一种

5、努力。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法律人在其日常法律工作「9」中为一般公众提供的法律咨询意见,它位于法律实践运作的一个核心场所,体现了民众的法律需求、国家的法律政策以及法律人的职业工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国的法律改革不仅改变了日常法律工作的案件类型、法律人所应用的法律法规和他们的法律推理风格,而且改变了法律工作本身的意涵。为了追溯这一当代中国日常法律工作的意涵变迁过程,本文将对《民主与法制》"法律顾问"栏目在1979-2003年间的2077个案例进行分析。一、法律系统与日常社会生活中国自1970年代末以来的法

6、律改革为西方法律社会学中的两大重要理论传统提供了一个经验层面的良好契合点。为了理解这一宏大的历史变迁过程以及公众法律咨询在其中的意义,我将主要借鉴和应用两个看似迥然不同但事实上却十分互补的理论进路:(1)欧洲法律社会学理论中源自韦伯的关于法律形式理性化的论述;(2)美国法律社会学研究中安赫斯特学派(AmherstSchool)对于日常生活中法律意涵的解读。马克斯。韦伯关于法律形式理性化的经典论述是我们理解法律在现代社会中运作方式的一个重要起点。韦伯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在经济领域的兴起,现代西方国家的

7、法律体系变得越来越形式理性化。在一个形式理性的法律系统中,司法判决和法律意见都是严格依照理性的法律原则和规范在具体案件中的逻辑性应用做出的,不考虑任何法律之外的因素,如宗教教义、道德准则、社会习俗等等。「10」法律的形式理性化虽然对法律系统的完善具有许多正面效果,却也不可避免地导致法律系统与社会生活之间的鸿沟,而这一过程的极端情况便是韦伯笔下著名的变成"自动售货机"的法官——人们将案件事实和诉讼费插入这台机器,它就会自动吐出司法判决和理由。「11」随着形式理性法与其社会文化根源之间的分离,法律系统

8、将会逐渐发展出一系列的自我维系机制,「12」于是,法律系统便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沟通行动的"生活世界"形成了哈贝马斯所谓的"断藕"关系,「13」生活世界中的行为逻辑很难再影响法律系统本身的运作逻辑。在这样一个高度分化并具有强烈自我维系倾向的法律系统中,法律人所应用的语言和逻辑与普通民众在其日常社会生活中所应用的语言和逻辑有着本质区别。「14」事实上,这便是吉登斯论述的现代性的"脱域"后果,即将专业知识从其本地的具体情境中脱离出来,使人们对于专业人士的工作只能有些盲目地信赖,却无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