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627271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6
《当代网络文化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当代网络文化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摘 要:在当代中国,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放置于网络文化这个新的传播媒介中来实现,必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在网络文化传播中促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需要利用传播体的综合力将抽象的理论创制为亲近性读本;发挥传播主体的创造力,将深刻的理论赋予其日常性意义。关键词:网络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文化堪称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一场真正的“文化大革命”。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和强大功能源于文化的网络化,网络使文化的传播打破了现实社会时间与空间藩篱,迅速抢占了传统文化形态的生存空间和可以进一步拓展
2、的生态位,成为社会文化现象和文化传播的当代形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可以看作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人民群众中获得认知、认可、认同。因此,讨论网络文化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之间的内在关联、现实境况以及实践路径是当代的重要课题。一、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关联网络文化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之间的关联不仅来源于其现实的合理性,更来源于构成事物矛盾双方的内在需要性,即共同的文化品质和人文追求。(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文品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通过卓有成效的理论普
3、及工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少数人理解掌握到广大群众接受认同的过程。大众化意味着“化大众”,即在接受的基础上,注意采用通俗的语言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知识来化育(教化、感化)大众,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升为每一位普通中国人的一种自觉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大众化”作为一个价值观传播过程,就不仅仅是讲明科学道理这么简单,因为关涉到某种价值的接受和认同就需要运用到价值理性,要告诉大众它不仅是有用的,还是好的,是值得人们去追求的。这就要求在“大众化”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科学思维
4、,还应从其人文的品质或文化的角度中去思考。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狭隘和片面的理解,过多地强调它的政治意义和意识形态性,而忽略其文化品格和文化过程。诚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但其“化育”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命令、政治指令的传递;更是一种政治价值、政治理念和规范的传播,即文化或人文的传播。所以,在人们厌倦说教、疏远政治的当下,在“大众化”的过程中认识其文化品格,用文化的原理、用人文的力量或许能受到更好的效果。(二)网络文化传播的人文使命自然是人类的生存条件,文化是人类的生
5、存方式。文化承载着人类的基本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有广泛、持久的影响力。历史昭示我们,人类固然需要物质,但更需要精神和人文智慧。以网络为物质基础构筑起来的网络文化,无论从文化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对文化结构都将导致一场深刻的革命。作为文化传播的当代形态,网络文化承载着重要责任,指引人们追求更美好、更和谐、更理智、更高尚的生活。可是,我们在享受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快捷、多样的同时,却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它的人文缺陷。如网络成瘾、信息犯罪、网络色情、金融诈骗、窃取机密情报、煽动性政治宣传、制造混乱等问题就让现代人在精神上遭遇到巨
6、大压力,道德出现滑坡、心灵陷入困惑、生活产生迷茫,在人类发展的丛林里渐渐迷失了方向,这是网络文化所带来的弊端。人类生活不是盲目的,而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这一目的应该指向“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面对当前网络文化的娱乐化、游戏化、商品化、工具化倾向,网络文化应在人类社会文化的演绎推进上承担起弘扬先进、高雅文化,摈弃庸俗、媚俗、低俗等落后文化,以真正承担起指引人类走向更好的未来的严肃而厚重的责任。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用先进文化武装大众头脑,使其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流、主导文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科学品性、政治意义,更兼具文化品格
7、。而网络文化自身拥有不可推卸的弘扬先进、推崇高尚的使命。这是二者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拥有的共同的文化诉求与内在关联。二、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伴随网络的迅猛普及,网络文化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各个领域都试图通过网络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主张,世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较量也早已在网络文化中拉开。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络进行的思想文化的渗透和强权政治的推行,网络文化需要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导引普通大众,这是网络文化传播在当代中国的使命。(一)利用传播体的综合力,将抽象的理论转换为亲近性读本网络具备所有电子
8、媒介的综合特点,可以利用文字、声音、图画、色彩、影视以及三维空间、虚拟视觉等方式进行信息的整合与传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使传播客体有全方位的知觉体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理论本身所特有的抽象性、概括性,甚至是艰深的。如果还是干巴巴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