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析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析

ID:36627523

大小:224.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析_第1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析_第2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析_第3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析_第4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7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析*李冉[摘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探讨实现路径,必须以理论大众化本身的理解为起始点。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本文提出了三个价值判断。基于这三个价值判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遵循三个路径展开,即文本路径、组织路径、传播路径。[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本路径;组织路径;传播路径[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273(2009)07-0007-05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把中国特色

2、社会主义理[1](p.34)思主义大众化”以来,理论大众化的实现路论体系转化为党员与群众的政治认同,从而形径就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当代中国马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合力。这个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是什么?对这个问化过程的应然效应,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题的探索,有赖于对事物本身的理解。就理论义事业不断向前,其中的道理正如马克思所大众化本身来说,本文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内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2](p.9)容。在这个基础上,本文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量。”义大众化的文本路径、组织路径、传播路径提两大领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出了一些初步的看法。两个

3、实现领域,即党内与党外。党内大众化的对象是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党外大众化的对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象主要是普通群众;前者的理念是“理论武装”,后者的理念是“理论教育”。由此带来的启的三个判断示有两点。首先,两大领域的理论大众化路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应该是有所差异的,这是由对象不同、理念不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要实现这个的任务,同所决定的。看不到这种差异,就可能“眉毛胡关键是要探索出有效的实现路径。而实现路径子一把抓”,理论大众化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的探索,又必须首先把握事物本身的性质。关其次,“大众化”主要是“群众化”,但不局限于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4、大众化的理解,可以从“群众化”,那种把“大众化”等同于“群众化”的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是不全面的。考虑到7500余万的党员数一个要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量与日益多样化的党员构成,党内理论大众化其要义就是要实现“理论———认同———实践”(也就是用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问的有效转化,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题)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了。*本文系2007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07JZD0002]阶段性成果。———作者作者:李冉,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讲师,博士。-7-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7期

5、三个前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2](p.11)否有效实现,一般来说取决于三个前提。一是程度。”可以说,理论自身的“大众性”,即理取决于理论文本自身,即理论文本是否有“大论能否反映以及多大程度上反映民众的需求,众性”。理论文本的大众性,体现的是“理论满是理论大众化的文本前提。理论大众性越高,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它不仅有着符合理论大众化的进程也就越顺利。因此,当代中群众根本利益的真实内容,还要具备群众喜闻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第一个路径,便是要关乐见的理论形式。理论文本的大众性,是理论注理论文本的创造。掌握群众的文本前提。二是取

6、决于过程的有序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的“研究方式与叙组织。从某种程度上说,理论大众化属于政治述方式思想”,为理论大众化的文本路径提供灌输与政治沟通的范畴。这些范畴在政治行为了学术基础。早在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上具有自上而下的典型特征,即政治组织与思版时,马克思的“研究方式与叙述方式思想”就①想引领的特征突出。简单地说,理论大众化就已初见端倪。《资本论》出版后,马克思的研究是政府主导的关于意识形态的政治社会化。在方法和叙述方法受到了质疑和误解。在1873这一过程中,政府行政力与学术影响力是两大年《资本论》第二版跋中,马克思进行了回应,主导性力量。两种主导力量的有机统合,是

7、理并明确提出了关于研究方式与叙述方式的主论大众化顺利推进的组织前提。三是取决于传张:“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播效果。理论大众化是否有效实现,归根到底看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传播效果。组织封闭、信息源单一的时代早已逝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去,传统的政治灌输手段已明显式微。随着现代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传播手段的涌现、民众自主性的增强,如何更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传播理念、运用现代传播技术、增强传播效果,反映出来,呈现在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