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618100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6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景阳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备课录备课 课题20、景阳冈总课时2授课日期第9周教学目标(总)1、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吓唬、诡计、霹雳、酥软、踉踉跄跄”等词语。2、朗读课文,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教学重点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教学难点读准带有文言文色彩的词句。课前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课时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大概内容。2、读准生字,了解生词。3、给课文分段。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我国古代有
2、四大名著,《水浒传》就是其中的一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6面,自由阅读资料袋,了解一下这本书。书中刻画了许多英雄人物,据说有一百零八位,有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其中还有一位行者,知道是谁吗?(武松)谈到武松大家想到什么事?对了,武松打虎可是《水浒传》中很精彩的一个故事。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武松打虎的故事——《景阳冈》。(齐读课题)区别“岗”和“冈”。景阳冈是武松打虎的地点。二、初读课文。要求: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大致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三、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词。设计意图利用资料袋,对《
3、水浒传》有个初步的认识随文识字,一举两得2、把握多音字在课文中的正确读法。挑饮切倒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筛酒:斟酒。如何:为什么。但凡:凡是,只要是。无奈:没有办法。榜文:官府的告示。大虫:老虎。请勿自误:请不要自己耽误了。勿:别,不要。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难道不是白白送了自己的性命。岂:难道。使尽平生力气:用尽全身的力气。平生:一生,平生力气指所有的力气。印信:印章。理会:处理。4、指名朗读课文。5、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题补充法、六要素归纳法)五、理清课文脉络。1、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顺序。)2、讨论分段(按事情发展顺
4、序分段、按地点变换顺序)全文分四段:第一段(1~4自然段):写武松进店喝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第二段(5~7自然段):写武松上冈,见了官司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怕回去被店家耻笑,决定继续上冈。第三段(8~12自然段):写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老虎。第四段(13自然段):写武松打死老虎后,一步步挨下冈来。3、根据段意列出每段的小标题。 ①喝酒②上冈③打虎④下冈4、利用小标题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景阳冈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文言文的词语,在今天在意思上有所改变,用笔要进行着重指出强调把字词教学融与句子中,通
5、过朗读来进一步巩固词义的理解。概括课文内容是高段学生的一项基本功。分段哟理喻沥青文章脉络。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2、能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3、重点朗读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教学重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根据板书回顾课文主要内容。2、课文着重写了那两件事?(喝酒、打虎)二、师要求学生结合初读课文的感受,用一个字赞扬武松,并写在课文插图边的空白处。师巡视,请三位学生把赞扬字写在黑板上,鼓励不
6、同意见的学生写在黑板上。(生可能会写:“勇、猛、智、神、威”等)师提示学生用“武松真()啊!”的句式表达自己对武松的赞叹之情。先请在黑板上写赞字的同学说,教师适当指点,再让所有学生自个儿尽情地说一说后。师点击:“这些字中,哪一个最全面最概括地赞扬了武松?”生比较后认为是“神”。师随即用红笔板书“神”。全体学生赞“武松真神啊!”三、围绕专题自主研读交流点拨感悟人物形象1、师提出研读专题:武松究竟“神”在哪里?从课文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出来?用笔读课文,(默读、点划)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两处,研究研究准备告诉大家。2、学生各自研读,教师巡回了解自读
7、情况。3、学生班级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并落实训练。 例举:(教学流程以学生的交流随机而定) 1、酒量惊人。“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但凡客人来我店,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师点击:况且这酒是“透瓶香”“出门倒”并出示课件二第一组,请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要求说得让听者动容信服。两三位学生说后,请说得好的同学板书“酒量惊人”。 2、胆量过人。生交流补充后出示课件二第二组:(1)、武松笑道:“……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就有大虫,我也不怕。”(2)、武松看了看笑道:“……我怕什么!”(3)、细想了一回,说道:“设计意图:
8、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把语文学习和学生生活经验及情感体验沟通起来,做到既学语文又学做人。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