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地史》PPT课件

《中生代地史》PPT课件

ID:38614424

大小:1.18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6-16

《中生代地史》PPT课件_第1页
《中生代地史》PPT课件_第2页
《中生代地史》PPT课件_第3页
《中生代地史》PPT课件_第4页
《中生代地史》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生代地史》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章中生代地史一、中生代概述及生物界二、三叠纪(TriassicPeriod)三、侏罗纪(JurassicPeriod)四、白垩纪(CretaceousPeriod)一、中生代概述及生物界(一)中生代各纪划分和命名中生代(MesozoicEon,Mz),由于其生物界具有介于古生代古老类型和新生代近代类型之间的中间性质而得名(J.菲利普斯,1841),延续时间达一亿八千五百万年(250Ma-65Ma前)。中生代可分为三叠纪(TriassicPeriod,T)、侏罗纪(JurassicPeriod,J)和白垩纪(CretaceousPeriod,K)。对应的时间地层单位是中

2、生界,包括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1、中生代是介于古生代与新生代之间的一个代,自250-65Ma前的地史阶段,延续时间185Ma。2、中生代生物界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以陆生裸子植物、爬行动物和海生无脊椎动物菊石类的繁荣为特征,所以中生代也称为裸子植物时代、恐龙时代或菊石时代。白垩纪末出现了地史中著名的生物集群绝灭事件。3、中生代起陆相沉积类型大量广布,尤其在中国及亚洲的地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欧地区是以海相沉积类型为主。(二)中生代地史特征4、中生代是全球构造活动性增强的时代。三叠纪中期联合古陆达到了鼎盛时期,环太平洋带的直接影响始于晚三叠世,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导致古特提

3、斯洋封闭和新特提斯洋扩张,联合古陆开始开裂。侏罗、白垩纪全球范围以联合古陆解体分裂、大西洋和印度洋等新海洋出现为特征。5、中生代期间全球的古地理和古气候也发生过显著变化。6、中生代是重要的成盐、成煤、形成油气的时期。1.陆生脊椎动物的发展和恐龙时代二叠纪末生物绝灭事件在脊椎动物演化中无明显反映,所以两栖类中的迷齿类、原始爬行类中的二齿兽类等成为三叠纪初期的主要成员。三叠纪中、晚期出现大量新类群,原始的恐龙类(腔骨龙类)和最原始的似哺乳类(摩根尖齿兽、三尖齿兽类等)在晚三叠世迅速得到发展,成为爬行动物的一个突发演化期。(三)中生代生物界侏罗、白垩纪的脊椎动物已呈现典型的中生

4、代面貌,爬行动物已经在地球上的陆、海、空生态领域占统治地位。中生代生物界一个重要特征是鸟类出现。爬行类向哺乳类的过渡最早开始于三叠纪晚期,三尖齿兽类(Tritylodonts)属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类型。三叠纪以裸子植物中的松柏、苏铁、银杏类及蕨类植物中真蕨类繁荣为特征。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植物界总貌相似,裸子植物占主导地位,真蕨类仍很重要,中国南、北植物分区也继续存在2.陆生植物组合和气候分带早白垩世晚期被子植物已在全球广泛分布,晚白垩世起占统治地位,可以悬铃木(Platanus,俗称法国梧桐)等为代表。早白垩世早中期的潮湿温带聚煤环境出现于内蒙古—东北和东北亚地区,早白垩世晚

5、期由于全球暖热气候带扩大,聚煤环境转移到乌苏里江以东的俄罗斯滨海一带。晚白垩世的温湿聚煤环境则在北美西部滨海带。中生代以来大陆面积的增广导致湖生淡水动物群的迅速发展,成为陆相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依据。东亚地区晚侏罗世十分繁盛的热河生物群以出现东方叶肢介(Eosestheria)-类蜉蝣(Epherneropsis)-狼鳍鱼(Lycoptera)为特征,是最著名的代表,简称E-E-L动物群。3.湖生生物组合的繁盛和演替早白垩世湖生生物组合中,叶肢介类以延吉叶肢介(Yanjiestheria)、直线叶肢介(Orthestheria)为主;双壳类以类三角蚌(Trigonioide

6、s)-褶珠蚌(Plicatounio)-日本蚌(Nippononaia),简称T-P-N动物群为代表,介形类中的女星介(Cypridea)繁盛高峰一般被视作早白垩世的标志。晚白垩世的湖生生物组合代表分子有真瘤模叶肢介(Euestherites)、假嬉蚌(Pseudohyria)、等。湖生生物的空间分布也能反映古气候和古纬度特征。中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以软体动物中的菊石、箭石和双壳类最常见,六射珊瑚已经完全取代了四射和床板珊瑚,腕足类只残存小嘴贝类、穿孔贝类和石燕类少数类型,牙形刺在三叠纪经历了最后繁盛期并于末期绝灭,非蜓有孔虫在中生代仍然是重要化石。4.海生生物组合海西阶段

7、以后,属于古亚洲洋的北方海槽消失,华北-塔里木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对接相连,形成统一的北方大陆。早中三叠世时以秦岭-昆仑山为界的南海北陆构造古地理格局依然引人注目,拉丁期后,中国东部地史逐惭向东西分异转变,滨太平洋构造带的影响开始明显。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导致大规模陆壳增生,古中国大陆雏型已经形成。二、三叠纪(TriassicPeriod)(一)华南板块及其大陆边缘三叠纪地史特征早、中三叠世,华南板块继承二叠纪的海域继续接受海相沉积。随之中三叠世晚期的大规模海退,浅海范围退缩到黔桂及龙门山前一隅,其后的晚三叠世则以海陆交互相含煤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